【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锅炉管用钢P92模铸圆锭及其冶炼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
,涉及一种可以解决P92模铸圆锭表面开裂问题,实现P92模铸圆锭心部不打孔直接穿管使用目的的高压锅炉管用钢P92模铸圆锭及其冶炼工艺。
技术介绍
[0002]P92钢是一种高压锅炉管用马氏体耐热钢,在P91钢基础上降低了Mo含量,加入了一定量的W含量,具有更好的热加工性和抗腐蚀性,高温蠕变断裂强度非常高,目前国内生产P92钢均采用连铸生产,铸坯心部存在星形裂纹,无法直接穿管使用,只能在中心打孔之后才能实现穿管生产。模铸钢锭较连铸坯具有冒口补缩充分,凝固组织致密,心部质量优,无内部缩孔、裂纹等特点,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直接穿管的模铸圆锭成为解决连铸P92穿管使用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模铸圆锭因存在热应力释放不均易产生表面纵裂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优化P92钢种成分、调整模铸浇钢、锭模使用温度等重要工艺参数,解决P92模铸圆锭表面开裂问题,打通P92模铸圆锭生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锅炉管用钢P92模铸圆锭,其特征在于:采用EAF~LF~VD~IC的工艺路线,高压锅炉管用钢P92模铸圆锭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置如下:[C]:0.09~0.12%,[Si]:0.10~0.30%,[Mn]:0.40~0.55%,[P]≤0.015%,[S]≤0.005%,[Cr]:8.60~9.00%,[Mo]:0.45~0.55%,[Ni]:0.10~0.25%,[V]:0.18~0.22%,[Cu]≤0.20%,[W]: 1.55~1.70%,[B]:0.002~0.004%,[Nb]:0.045~0.075%,[N]:0.045~0.070%,[Ti]≤0.010%,[Al]≤0.015%,[Zr]≤0.01%,[As] ≤0.012%、[Sn] ≤0.008%、[Pb] ≤0.010%、[Sb] ≤0.010%、[Bi]≤0.010%,[As]+ [Sn] +[Pb] +[Sb] +[Bi] ≤0.035%,圆坯检测[H]≤2ppm、[O]≤40ppm。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锅炉管用钢P92模铸圆锭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工艺步骤进行;步骤1)、在EAF炉内加入废钢、钢屑、料头送电熔化,熔化期间加入增碳剂10~20Kg/吨,熔清后加入白灰25~35Kg/吨吹氧,吹氧量达到20m3/t流渣,温度≥1580℃取样,出钢控制[C]≤0.03%,[P]≤0.004%,出钢后转入LF炉;步骤2)、LF就位接通氩气透气塞,调整氩气流量20~200Nl/min,加入白灰10~15Kg/t、电石1~2Kg/t、碳粉和硅铁粉2~4Kg/t,送电20min取样,根据第一次取样结果,分批次加入2~4Kg/t硅铁调整Si含量,加入4~6Kg/t金属锰铁调整Mn含量,加入110~130Kg/t微碳铬铁调整Cr含量,加入0.6Kg/t铝块调整Al含量,加入1.0~2.5Kg/tNi板调整Ni含量,加入4~5Kg/t钒铁调整V含量,加入7.5~9.5Kg/t钼铁调整Mo含量,加入22~25Kg/t钨铁调整W含量,加入0.7~1.2Kg/t铌铁调整Nb含量,加入0.3~0.5Kg/t硼铁调整B含量,每批次加入合金量≤3吨,每批次调整合金之后送电15~20 min取样,每次送电期间加入Ca
‑
Si粉0.5~1.5Kg/t和铝粉0.5~1.5Kg/t进行脱氧,控制[C]≤0.09%,[Si]:0.10~0.30%,[Mn]:0.40~0.55%,[P]≤0.015%,[S]≤0.005%,[Cr]:8.60~9.00%,[Mo]:0.45~0.55%,[Ni]:0.10~0.25%,[V]:0.18~0.22%,[Cu]≤0.20%,[W]: 1.55~1.70%,[B]:0.002~0.0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晃,王怡群,赵鹏,宗健,雷冲,高英丽,罗道侨,刘科,张章,李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