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翻转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04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翻转夹持机构,包括翻转臂,所述翻转臂包括用于支撑T型钢腹板的腹板支撑部和用于支撑T型钢翼板的翼板支撑部,所述腹板支撑部与所述翼板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可容T型钢翼板半侧部插入的受料限位槽;所述翻转臂上位于所述翼板支撑部的下方铰接有夹持钩,所述夹持钩与所述翻转臂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夹持钩转动的夹持驱动机构。翻转臂向T型钢方向移动时或T型钢向翻转臂方向移动时,翻转臂会初步自然接纳待翻转的T型钢,T型钢被翻转臂接纳后,夹持钩翻转上来并压在T型钢翼板的顶面,这样通过夹持钩与翻转臂配合便将T型钢夹持锁紧,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控简单、快捷方便。捷方便。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钢翻转夹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钢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型钢翻转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在组焊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待焊接组立的钢板进行翻转作业。现有技术中对T型钢的翻转工作,主要由人工将焊接作业线上已完成的T型钢吊至焊接作业线外完成,翻转后再由人工吊回焊接作业线,在焊接作业线上完成T型钢与另一翼板的焊接工作。这种翻转技术费工费时、人工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且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影响型钢加工的整体效率。
[0003]如果采用型钢翻转机构实现待焊接组立的钢板翻转,需要设计一种操作方便的夹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接纳T型钢并实现夹持锁紧的型钢翻转夹持机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型钢翻转夹持机构,包括翻转臂,所述翻转臂包括用于支撑T型钢腹板的腹板支撑部和用于支撑T型钢翼板的翼板支撑部,所述腹板支撑部与所述翼板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可容T型钢翼板半侧部插入的受料限位槽;所述翻转臂上位于所述翼板支撑部的下方铰接有夹持钩,所述夹持钩与所述翻转臂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夹持钩转动的夹持驱动机构。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受料限位槽的槽体深度不小于T型钢翼板宽度的1/2。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翼板支撑部的宽度不小于T型钢翼板的宽度。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驱动机构为油缸。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翻转臂向T型钢方向移动时或T型钢向翻转臂方向移动时,T型钢翼板半侧部会自然插入至受料限位槽内,同时T型钢腹板会靠在腹板支撑部上,T型钢翼板底部会靠在翼板支撑部上,这样翻转臂便会初步自然接纳待翻转的T型钢,T型钢被翻转臂接纳后,夹持钩翻转上来并压在T型钢翼板的顶面,这样通过夹持钩与翻转臂配合便将T型钢夹持锁紧,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控简单、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1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翻转臂自然接纳T型钢时的状态参考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夹持钩与翻转臂配合将T型钢夹持锁紧时的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型钢翻转夹持机构,包括翻转臂10,所述翻转臂10包括用于支撑T型钢腹板41的腹板支撑部11和用于支撑T型钢翼板42的翼板支撑部12,所述腹板支撑部11与所述翼板支撑部12之间形成有可容T型钢翼板42半侧部插入的受料限位槽13;所述翻转臂10上位于所述翼板支撑部12的下方铰接有夹持钩20,所述夹持钩20与所述翻转臂10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夹持钩20转动的夹持驱动机构30,其中,所述夹持驱动机构30优选采用油缸,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运动平稳。
[0017]为了保证T型钢翼板42半侧部插入受料限位槽13后,T型钢腹板41能够与腹板支撑部11可靠接触,保证翻转时的稳定性,所述受料限位槽13的槽体深度H不小于T型钢翼板42的宽度B的1/2,当然,受料限位槽13的槽体深度H最好等于T型钢翼板42的宽度B的1/2为宜,翼板支撑部12的宽度D最好等于或略大于T型钢翼板42的宽度B。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9]参考图3,翻转臂10向T型钢40方向移动时或T型钢40向翻转臂10方向移动时,T型钢翼板42半侧部会自然插入至受料限位槽13内,同时T型钢腹板41会靠在腹板支撑部11上,T型钢翼板42底部则会靠在翼板支撑部12上,这样翻转臂10通过受料限位槽13、腹板支撑部11和翼板支撑部12,便会初步自然接纳待翻转的T型钢40;
[0020]参考图4,T型钢40被翻转臂10接纳后,夹持钩20在夹持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翻转至翼板支撑部12上方,并压在T型钢翼板42的顶面,这样通过夹持钩20与翻转臂10配合,便将T型钢40夹持锁紧,从而便于后续翻转作业,其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控简单、快捷方便。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型钢翻转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臂,所述翻转臂包括用于支撑T型钢腹板的腹板支撑部和用于支撑T型钢翼板的翼板支撑部,所述腹板支撑部与所述翼板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可容T型钢翼板半侧部插入的受料限位槽;所述翻转臂上位于所述翼板支撑部的下方铰接有夹持钩,所述夹持钩与所述翻转臂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夹持钩转动的夹持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瑞闫立华吕健王海涛郭春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迈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