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676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包括若干个呈环形阵列装分布的胚芽旋流器,所述芽旋流器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上料管与上料盘连接,所述上料盘上还安装有上料总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稳定玉米淀粉及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设备的利用率,节省成本的同时满足了客户需求和期望,提高本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高本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高本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淀粉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湿磨法生产玉米淀粉工艺的日趋成熟,要求淀粉及副产品品质更加稳定,特别是各分离器组装成分离器组并要求进口压力均匀时,尤为重要,目前各淀粉生产公司大都采取胚芽分离器进口直管相连,导致整个胚芽分离器组各分离器分离进口压力略有不同,各分离器分离效果出现差异,导致主、副产品品质有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解决胚芽旋流器组各胚芽分离器进口压力不同导致各分离器分离效果差异,造成产品品质略有差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包括若干个呈环形阵列装分布的胚芽旋流器,所述芽旋流器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上料管与上料盘连接,所述上料盘上还安装有上料总管。
[0006]所述胚芽旋流器的顶部设有上出料口,所述上出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与上出料盘连接,所述上出料盘上还安装有上出料总管。
[0007]所述胚芽旋流器的底部设有下出料口,所述下出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与下出料盘连接,所述下出料盘上安装有下出料总管。
[0008]所述上出料盘、上料盘、下出料盘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中空的盘体,所述盘体的顶壁设有第一接口、侧壁上呈环形阵列状设有若干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与胚芽旋流器的数量一致。
[0009]所述上出料盘的第一接口与上出料总管连接,第二接口与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连接;所述上料盘的第一接口与上料总管连接,第二接口与胚芽旋流器上料管连接;所述下出料盘的第一接口与下出料总管连接,第二接口与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连接。
[0010]所述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胚芽旋流器上料管、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上均安装有自动阀门。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2]本技术保证各胚芽选流器进料压力均匀,避免分离效果差异;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调整,避免个体差异;提高胚芽出率的稳定性,从而也保证淀粉品质的稳定性,稳定玉米淀粉及副产品的质量,增加设备的利用率,节省成本的同时满足了客户需求和期望,提高本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上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胚芽旋流器,2

上出料口,3

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4

自动阀门,5

上出料盘,6

上出料总管,7

上料盘,8

上料总管,9

胚芽旋流器上料管,10

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11

下出料盘,12

下出料总管,13

第一接口,14

第二接口,15

盘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前”、“后”、“内”、“外”等描述方向关系的词语仅为了实施例的描述方便,不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接、卡接、过盈配合、一体成型等现有技术已知的连接方式;所述若干为一个以上。
[0019]附图1和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包括若干个呈环形阵列装分布的胚芽旋流器1,胚芽旋流器1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上料管9与圆盘状的上料盘7连接,上料盘7上还安装有上料总管8,物料从上料总管8进入上料盘7,然后经上料盘分流至各个胚芽旋流器1。
[0020]胚芽旋流器1的顶部设有上出料口2,上出料口2通过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3与圆盘状的上出料盘5连接,上出料盘5上还安装有上出料总管6,各个胚芽旋流器1的顶部出料从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3进入至上出料盘5内,然后从上出料总管6流出,进入下一工序。
[0021]胚芽旋流器1的底部设有下出料口,下出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10与下出料盘11连接,下出料盘11上安装有下出料总管12,各个胚芽旋流器1的底部出料从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10进入下出料盘11,然后经下出料总管12流出,进入下一工序。
[0022]上出料盘5、上料盘7、下出料盘11的结构相同,以上料盘7为例,其结构如附图2所示,整体为中空的圆形的盘体15,盘体15的顶壁设有第一接口13,侧壁上呈环形阵列状设有若干个第二接口14,第二接口14的数量与胚芽旋流器1的数量一致,如可以是六个、四个、七个等等。
[0023]上出料盘5的第一接口13与上出料总管6连接,第二接口14与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3连接;上料盘7的第一接口13与上料总管8连接,第二接口14与胚芽旋流器上料管9连接;下出料盘11的第一接口13与下出料总管12连接,第二接口14与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10连接。
[0024]在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3、胚芽旋流器上料管9、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10上均安装有自动阀门4。
[0025]本技术采用采用圆盘式进料,使胚芽旋流器1的进料口均匀分布在上料盘7的周围,保证各胚芽旋流器1进料压力是相同的,同样,顶流和底流出料也采用圆盘式,使各个胚芽旋流器1组成为一个整体,统一控制,发挥整体作用,有效地避免了胚芽分离器个体分离差异,保证分离效果的整体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呈环形阵列装分布的胚芽旋流器(1),所述芽旋流器(1)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上料管(9)与上料盘(7)连接,所述上料盘(7)上还安装有上料总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胚芽旋流器(1)的顶部设有上出料口(2),所述上出料口(2)通过胚芽旋流器上出料管(3)与上出料盘(5)连接,所述上出料盘(5)上还安装有上出料总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胚芽旋流器(1)的底部设有下出料口,所述下出料口通过胚芽旋流器下出料管(10)与下出料盘(11)连接,所述下出料盘(11)上安装有下出料总管(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胚芽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料盘(5)、上料盘(7)、下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寿山潘永胜仲向东黄福臣周焕霞梁铁文张东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