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42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观光电梯,包括轿架模块、设置于所述轿架模块中的轿厢模块及设置于所述轿厢模块顶部的轿顶护栏模块和检修平台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观光电梯,造型独特,外形美观,轿内采光度高,并且配备了检修平台模块,解决了轿顶采用透明材料时,不便于检修的问题。检修的问题。检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观光电梯。

技术介绍

[0002]观光电梯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厢外景物的电梯。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和私人建筑,如写字楼、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高档住宅、旅游景点,乘客在乘坐电梯过程中可以欣赏轿厢外的风景。
[0003]现有的观光电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市场上的观光电梯,仅仅是轿壁采用透明材料,轿顶、轿底采用非透明金属材料,乘客不能看到轿厢模块顶部上方的风光,视野较差,采光单一且质量不高;
[0005]2.玻璃大多采用玻璃固定件固定,轿厢顶角仅若干点固定,应力集中,对玻璃强度要求比较高,既存在安全风险,又不美观;
[0006]3.轿架的造型缺乏整体美观性,基本都是矩形结构,一眼就能够分辨出轿架的下梁、上梁和直梁;
[0007]4.轿架的直梁为保证强度,通常采用宽度较大的实心结构,这种直梁结构遮光率过大,会导致观光电梯的侧面透光度降低,影响观光效果;
[0008]5.透明材料轿顶上的观光电梯,安装维保人员无法站在轿顶上进行正常的作业。目前,针对这个问题,业内缺少解决办法;
[0009]6.传统的轿顶护栏照明靠检修灯,比较单一,轿顶面积大时,照度往往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观光电梯技术方案。
[0011]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架模块、设置于所述轿架模块中的轿厢模块及设置于所述轿厢模块顶部的轿顶护栏模块和检修平台模块。
[001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模块包括轿架本体,所述轿架本体包括底梁、两个分设于底梁左右两侧上端的直梁组件、设置于所述两个直梁组件上端之间的上梁及设置于所述两个直梁组件下端之间的下梁,所述下梁位于所述底梁的上端,所述直梁组件包括前后两根直梁,所述两根直梁之间形成透光侧口,所述直梁的上端通过设置的第一圆弧连接件与所述上梁配合连接,所述直梁的下端通过设置的第二圆弧连接件与所述底梁配合连接。
[0013]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本体的前侧和/或后侧配合连接外饰环形板。
[0014]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组件还包括配合连接于所述两根直梁之间的轿厢连接件,所述轿厢连接件用以与所述轿厢模块的顶部配合连接。
[0015]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与第一圆弧连接件插接配合,两者还通过螺栓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底梁与第二圆弧连接件插接配合,两者还通过螺栓固
定或通过焊接固定。
[0016]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与所述轿厢模块之间具有轿厢托架,所述轿厢托架分别与所述轿厢模块和下梁固定连接。
[0017]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两个直梁组件和上梁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结构。
[0018]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模块的顶部穿设于所述轿顶护栏模块。
[0019]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模块包括上下设置的轿顶组件和轿底组件,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轿壁,及设置于所述轿壁前侧的电梯轿门,其中,所述轿壁至少一侧为透明结构。
[0020]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为全透明结构。
[002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组件包括轿顶围框和设置于所述轿顶围框中的轿顶板,所述轿底组件包括轿底围框和设置于所述轿底围框中的轿底板,所述轿顶板和/或轿底板为透明结构。
[002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模块内设置第一扶手组件、第二扶手组件和第三扶手组件中至少一者,所述第一扶手组件位于所述轿底组件的左侧,所述第二扶手组件位于所述轿底组件的后侧,所述第三扶手组件位于所述轿底组件的右侧,所述第一扶手组件、第二扶手组件和第三扶手组件中至少其中一者上设置操纵箱,所述第一扶手组件、第二扶手组件和第三扶手组件中至少其中一者具有一个以上高度不同的扶手位。
[0023]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组件和轿底组件可以互相替换。
[0024]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组件和/或轿底组件上设置第二发光体。
[0025]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门为透明门。
[0026]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护栏模块包括依次相连并构成 U形结构的第一护栏侧部、第二护栏侧部和第三护栏侧部,所述第一护栏侧部、第二护栏侧部和第三护栏侧部中至少一者通过设置的卡扣配合安装第一发光体。
[0027]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侧部、第二护栏侧部和第三护栏侧部中至少一者为S形往复结构。
[0028]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侧部、第二护栏侧部和第三护栏侧部中至少一者包括依次相连的头段、中段和尾段,所述头段和尾段均为 S形往复结构,所述中段为L形结构。
[0029]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平台模块包括承重板、承重板限位件和前挡护机构,所述轿顶护栏的底部具有第一敞口,前部具有第二敞口,所述承重板与所述轿顶护栏的下端转动配合,所述前挡护机构位于所述轿顶护栏的前部并能够相对所述轿顶护栏转动;
[0030]当所述承重板处于关合状态时,其封住所述轿顶护栏的第一敞口;
[0031]当所述承重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承重板限位件与所述承重板限位配合,所述前挡护机构封住所述轿顶护栏的第二敞口。
[003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有两个,分设于所述轿顶护栏的底
部左右两侧。
[0033]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平台还包括可折叠支架,所述可折叠支架包括与所述轿顶护栏配合连接的固定件、与所述承重板配合连接的旋转件及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固定件和旋转件其中一者转动配合,另一端与另一者滑动配合,使得所述旋转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所述连杆与其中一者的滑动配合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所述连杆滑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转动至水平状态;当所述连杆滑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旋转件转动至竖直或倾斜状态。
[0034]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限位件与所述轿顶护栏活动配合,所述承重板限位件具有挡接部,当所述承重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承重板限位件的挡接部与所述承重板挡接。
[0035]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限位件与所述轿顶护栏滑动配合。
[0036]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护机构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轿顶护栏前部左右两侧转动配合的防护件,当所述两个防护件相向转动时,所述两个防护件能够通过设置的锁定机构连接。
[0037]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为插销机构。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架模块(2)、设置于所述轿架模块(2)中的轿厢模块(1)及设置于所述轿厢模块(1)顶部的轿顶护栏模块(3)和检修平台模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模块(2)包括轿架本体,所述轿架本体包括底梁(200)、两个分设于底梁(200)左右两侧上端的直梁组件、设置于所述两个直梁组件上端之间的上梁(201)及设置于所述两个直梁组件下端之间的下梁(207),所述下梁(207)位于所述底梁(200)的上端,所述直梁组件包括前后两根直梁(202),所述两根直梁(202)之间形成透光侧口(203),所述直梁(202)的上端通过设置的第一圆弧连接件(204)与所述上梁(201)配合连接,所述直梁(202)的下端通过设置的第二圆弧连接件(205)与所述底梁(200)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本体的前侧和/或后侧配合连接外饰环形板(2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组件还包括配合连接于所述两根直梁(202)之间的轿厢连接件(208),所述轿厢连接件(208)用以与所述轿厢模块的顶部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201)与第一圆弧连接件(204)插接配合,两者还通过螺栓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底梁(200)与第二圆弧连接件(205)插接配合,两者还通过螺栓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200)与所述轿厢模块(1)之间具有轿厢托架(5),所述轿厢托架(5)分别与所述轿厢模块(1)和下梁(207)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200)、两个直梁组件和上梁(201)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模块(2)的顶部穿设于所述轿顶护栏模块(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模块(1)包括上下设置的轿顶组件和轿底组件,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轿壁(100),及设置于所述轿壁(100)前侧的电梯轿门(101),其中,所述轿壁(100)至少一侧为透明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100)为全透明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组件包括轿顶围框(102)和设置于所述轿顶围框(102)中的轿顶板(103),所述轿底组件包括轿底围框(104)和设置于所述轿底围框(104)中的轿底板(105),所述轿顶板(103)和/或轿底板(105)为透明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模块(1)内设置第一扶手组件(106)、第二扶手组件(107)和第三扶手组件(108)中至少一者,所述第一扶手组件(106)位于所述轿底组件的左侧,所述第二扶手组件(107)位于所述轿底组件的后侧,所述第三扶手组件(108)位于所述轿底组件的右侧,所述第一扶手组件(106)、第二扶手组件(107)和第三扶手组件(108)中至少其中一者上设置操纵箱(109),所述第一扶手组件(106)、第二扶手组件(107)和第三扶手组件(108)中至少其中一者具有一个以上高度不同的扶手位。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组件和轿底组件可以互相替换。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组件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祥王文娟陈诗吟
申请(专利权)人:巨龙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