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37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涉及汽车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前门内板本体,在所述前门内板的四周形成有拉延工序凸模与压边圈分型线限定的侧壁;(2)所述前门内板门锁下部法兰面位置对应的侧壁为波浪形凸模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汽车前门内板门锁下侧法兰面易起皱位置工艺设计成为波浪形凸模侧壁,能够有效控制板料流向,改善前门内板门锁下侧因进料不均匀而产生的起皱现象,而且不影响制件的材料利用率,从而达到所述位置制件质量提升的显著效果。达到所述位置制件质量提升的显著效果。达到所述位置制件质量提升的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前车门内板的成型过程中,门锁下侧法兰面位置起皱的质量缺陷十分普遍,而前门内板对此法兰面的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因为起皱部位影响前门内板与外板的包边质量。图1

2示出了现有工艺制备的前门内板门锁下侧结构,因整形量不均匀,造成拉延起皱,影响法兰面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5](1)准备前门内板本体,在所述前门内板的四周形成有拉延工序凸模与压边圈分型线限定的侧壁;
[0006](2)所述前门内板门锁下部法兰面位置对应的侧壁为波浪形凸模侧壁。
[0007]其中,所述波浪形凸模侧壁正投影对应的波峰与波谷的距离为25mm,波峰与波峰的距离为145mm。
[0008]其中,波峰与波谷之间具有倒圆角结构。
[0009]其中,所述倒圆角结构的半径为50mm。
[0010]其中,所述波浪形凸模侧壁正投影对应的平面波浪夹角为90
°
~150
°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将汽车前门内板门锁下侧法兰面易起皱位置工艺设计成为波浪形凸模侧壁,能够有效控制板料流向,改善前门内板门锁下侧因进料不均匀而产生的起皱现象,而且不影响制件的材料利用率,从而达到所述位置制件质量提升的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工艺制备的前门内板门锁下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沿着A

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前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3圈出部分的尺寸标注示意图。
[0018]图6为图4沿着B

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图4沿着C

C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实施例2制备的前门内板门锁下侧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9为实施例2制备的前门内板门锁下侧的尺寸标注图。
[0022]图10为图8沿着D

D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图8沿着E

E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进行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的工艺将前门内板门锁下部起皱部位采用波浪式曲线进行拔模,形成如图3

7所示的波浪形凸模侧壁,所述波浪形凸模侧壁正投影对应的波峰与波谷的距离为25mm,波峰与波峰的距离为145mm。波峰与波谷之间具有半径为50mm的倒圆角结构。所述波浪形凸模侧壁正投影对应的平面波浪夹角为120
°
。在波谷位置,对应于分模线位置1和修边线位置2之间的宽度为35mm。在波峰位置,对应于分模线位置1和修边线位置2之间的宽度为60mm。本实施例的工艺能够有效控制板料流向,避免前门内板门锁下侧因进料不均匀而产生的起皱现象,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的工艺将前门内板门锁下部起皱部位采用波浪式曲线进行拔模,形成如图8

11所示的波浪形凸模侧壁,所述波浪形凸模侧壁正投影对应的波峰与波谷的距离为25mm,波峰与波峰的距离为145mm。波峰与波谷之间具有半径为50mm的倒圆角结构。所述波浪形凸模侧壁正投影对应的平面波浪夹角为135
°
。在波谷位置,对应于分模线位置1和修边线位置2之间的宽度为35mm。在波峰位置,对应于分模线位置1和修边线位置2之间的宽度为60mm。本实施例的工艺能够有效控制板料流向,避免前门内板门锁下侧因进料不均匀而产生的起皱现象,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0029]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及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前门内板本体,在所述前门内板的四周形成有拉延工序凸模与压边圈分型线限定的侧壁;(2)所述前门内板门锁下部法兰面位置对应的侧壁为波浪形凸模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前门内板拉延模起皱的拉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凸模侧壁正投影对应的波峰与波谷的距离为25mm,波峰与波峰的距离为145mm。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琳候利健张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