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2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5
一种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压料板和摆块冲头,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摆块驱动器和下模成型块,所述下模成型块的左上角设有与所述摆块冲头相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下模成型块的左侧壁之间为圆弧过渡段,所述摆块冲头的右侧壁对应于所述圆弧过渡段之间设有弧形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分别在下模成型块和摆块冲头上设置于凸台以及弧形凸起,摆块驱动器驱动摆块冲头向下模成型块驱动推动产品折弯,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回弹,无需在后续的改模过程中进行折弯回弹,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整形模具
,尤其是一种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摆块折弯整形结构的摆块冲头与下模成型块的间隙等同于料片料厚,即面与面贴合整形,这种整形方式会导致整形后料片有回弹,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000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产品回弹、无需在后续的改模过程中进行折弯回弹、节省人力物力的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压料板和摆块冲头,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摆块驱动器和下模成型块,所述下模成型块的左上角设有与所述摆块冲头相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下模成型块的左侧壁之间为圆弧过渡段,所述摆块冲头的右侧壁对应于所述圆弧过渡段之间设有弧形凸起。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分别在下模成型块和摆块冲头上设置于凸台以及弧形凸起,摆块驱动器驱动摆块冲头向下模成型块驱动推动产品折弯,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回弹,无需在后续的改模过程中进行折弯回弹,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夹板,(4)压料板,(5)摆块冲头,(6)下模座,(7)摆块驱动器,(8)下模成型块,(9)凸台,(10)圆弧过渡段,(11)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请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上夹板3、压料板4和摆块冲头5,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6、摆块驱动器7和下模成型块8,上述的上模和下模采用已知的装配关系即可,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和压料板至上而下依次设置,摆块冲头转动安装于上夹板上,下模座上设有与摆块冲头相配合的下模成型块和摆块驱动器,摆块驱动器滑动安装于下模座上,所述下模成型块8的左上角设有与所述摆块冲头5相配合的凸台9,所述凸台9与所述下模成型块8的左侧壁之间为圆弧过渡段10,所述摆块冲头5的右侧壁对应于所述圆弧过渡段10之间设有弧形凸起11。
[0013]本技术工作时,料片置于下模成型块上,上模下行,压料板压住料片,摆块冲
头在摆块驱动的作用下向下模成型块方向运动,由于下模成型块上增加了凸台,料片以此为支点,料片在摆块冲头上的弧形凸起的作用下向下模成型块方向继续弯折,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回弹,无需在后续的改模过程中进行折弯回弹,节省人力物力。
[0014]本技术调试时,可以通过调节摆块的摆动角度使得产品折弯角度控制在公差内,以使其在折弯后即符合产品的折弯要求。
[0015]综上,本技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折弯效果好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摆块折弯整形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压料板和摆块冲头,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摆块驱动器和下模成型块,所述下模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欧阳勇辉阳斌
申请(专利权)人:祥鑫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