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及烟气脱硝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气燃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及烟气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气污染的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注重环境问题和大气环保问题。
[0003]氮氧化物(NOx)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以及PM2.5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工业源NOx排放占NOx排放总量的70%以上,工业烟气中NOx的控制排放技术主要包括燃烧控制技术和燃烧后控制技术。
[0004]燃烧控制技术包括低氮燃烧技术、再燃烧技术和烟气再循环技术。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主要途径有:降低燃烧温度水平,防止产生局部高温区;降低主燃烧区氧气浓度,使燃烧在偏离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
[0005]在燃烧后控制技术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SCR-SNCR混合技术是主要技术,这几种技术都最先在日本得到应用。从经济和技术效益考虑,选择性催化还原是最有效的NOx后控制技术。 >[0006]在钢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穿设于脱硝烟道侧壁上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用于直接加热升温脱硝烟道内的烟气;所述燃烧器包括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顺序设置的稳燃烟道结构和燃烧器本体,所述稳燃烟道结构能密封穿设通过脱硝烟道的侧壁,所述燃烧器本体连接于滑动及转动结构上,所述滑动及转动结构用于调整燃烧器插入脱硝烟道的深度和倾斜角度;所述稳燃烟道结构内靠近出口的位置设置有水冷降温结构,所述水冷降温结构用于降低燃烧器火焰中心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降温结构包括多个沿稳燃烟道结构的轴向间隔设置的水冷环管,各所述水冷环管包括环形管段,所述环形管段的中心轴与稳燃烟道结构的中心轴重合设置,所述环形管段构成冷却水受热部;所述稳燃烟道结构的外壁上固定设置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各水冷环管的入口均能与进水母管连通,各水冷环管的出口均能与出水母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环形管段的面积沿轴向自中间向两侧呈渐缩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及转动结构包括滑动部、转动部和控制部,所述滑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燃烧器沿其轴向往复移动以调整燃烧器插入脱硝烟道的深度,所述转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燃烧器在竖直面内摆动以调整燃烧器的倾斜角度;所述滑动部和所述转动部均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包括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的顶部能与所述燃烧器连接,所述滑动平台的下方设置滑道,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与稳燃烟道结构的轴向呈平行设置,所述滑动平台上连接有第一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平台沿所述滑道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动力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的顶部能与所述滑道连接,所述转动平台的第一端设置摆动铰接点,所述转动平台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二动力部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平台绕摆动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二动力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直燃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燃烧器本体,所述滑动平台的底面设置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内凹设置滑槽,所述滑槽能滑动套设于所述滑道上;所述滑动平台远离脱硝烟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动力部;所述转动平台的顶部设置所述滑道,且所述转动平台远离脱硝烟道的一端设置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动力部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上;所述转动平台的下方设置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靠近脱硝烟道的一端设置第二铰接座,所述转动平台的底部设置第二耳座,所述第二耳座通过第二销轴铰接于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销轴和所述第二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明山,朱加海,任乐,芦良,吴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