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39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改善线缆容易被下连接杆上的弹簧夹坏。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本申请通过的设置导向轮和牵引杆,使得在该下连接吸收振动时的能量过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距缩短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牵引块通过对应的牵引杆和第一牵引块带动两侧的滑动环和导向轮相向运动,导向轮在相向运动时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线缆拉紧,从而避免由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距缩短,造成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线缆松弛,线缆容易弹簧夹坏。线缆容易弹簧夹坏。线缆容易弹簧夹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


[0001]本申请涉及运动器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

技术介绍

[0002]动感单车基本与普通单车相似,包括车把、车座、蹬板和轮子几个部分,车身稳固地联结为一个整体。与普通单车不同的是,它的结构可以做很大的调整,使骑行的人感觉更舒适。
[0003]为了提高动感单车骑行的舒适度,越来越多的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会设计成具有缓冲作用的结构,而由于线缆需要固定在下连接杆上,使得在下连接杆起到缓冲作用的过程中,原本张紧的线缆会出现松弛,从而容易被下连接杆上的弹簧夹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对线缆容易被下连接杆上的弹簧夹坏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右侧的第一穿线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感单车的下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部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杆(1)顶部右侧的第一穿线槽(3),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顶部左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穿线槽(3)相连通的过渡槽(6),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左侧开设有与所述过渡槽(6)相连通的第三穿线槽(5),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内部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杆(2)顶部左侧的第二穿线槽(4),所述连接块(7)的下侧壁对称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穿线槽(4)相连通的第四穿线槽(8),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连接环(9),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环(11),所述外螺纹环(1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动连接环(12),所述定连接环(9)和所述动连接环(1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定连接环(9)和所述动连接环(12)之间对称设有滑动环(16),两组所述滑动环(16)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环(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轮座(18),所述U形轮座(1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19),两组所述滑动环(16)的外侧错位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块(23),两侧所述第一牵引块(23)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牵引杆(24),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仕平巫茂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礼田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