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09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铁车辆维修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举升装置,通过第一举升机构中的第一托块的一端贯穿连通孔设置于机架的容置腔中,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二举升机构与第一举升机构横向并排设置,且与第一托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举升机构的第二托块的举升方向与第一托块的升降方向相同,使该举升装置在举升车辆时,第二举升机构先与车辆抵接,第一举升机构将第二举升机构和车辆一同升起,当第一举升机构达到最大举升距离后,第二举升机构通过第二托块继续举升车辆,使车辆达到最终所需高度。该举升装置,相比原有举升设备在举升行程相同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安装空间的要求,基坑的深度降低。基坑的深度降低。基坑的深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举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车辆维修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辆在运行一定的里程之后,为保证地铁车辆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将车辆整体抬升至一定的高度,以方便维修人员检查维护,转向架举升装置是举升地铁车辆的一种装置。当待修转向架被移动到工作台位时,转向架举升装置的立柱升起,将待修转向架举升至工作高度,作业完毕后落回地面,转向架举升装置在世界上各车辆段、检修站点得到了广泛运用。
[0003]转向架举升装置安装于地面以下,如图1所示,现有转向架举升装置一般包括车体托头1

、减速电机2

、丝杠3

、螺母副4

以及举升立柱5

组成,螺母副4

一端转动连接于丝杠3

上,另一端设置有举升立柱5

,减速电机4

驱动丝杆3

转动,进而带动举升立柱5

升降,车体托头1

设置于举升立柱5

的端头能够举升地铁车辆,该转向架举升装置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其举升行程与丝杆3

的长度对应,所需的安装空间也要满足丝杆3

的长度要求,因此,举升行程越长,对所需的安装空间要求越高,基坑的深度越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举升装置,降低安装空间的要求,使基坑的深度降低。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举升装置,包括:
[0007]第一举升机构,上述第一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托块,上述第一机架设置有侧面开口的容置腔,上述驱动组件设置于上述第一机架上,上述第一托块具有滑动部和托举部,上述滑动部设置于上述容置腔中,且与上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上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上述第一托块沿上述第一机架的高度方向举升;
[0008]第二举升机构,与上述托举部固定连接,上述第二举升机构包括第二托块,上述第二托块位置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第二举升机构的一端,且举升方向与上述第一托块的举升方向相同。
[0009]作为优选,上述第一举升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上述第一举升机构对称设置于上述第二举升机构的两侧,两个上述托举部分别与上述第二举升机构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件,上述连接件具有中间支撑部和两个延伸部,两个上述延伸部固定连接于上述中间支撑部的两侧,两个上述延伸部与两个上述托举部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上述中间支撑部固定连接于上述第二举升机构上。
[0011]作为优选,上述第一举升机构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板,两个上述导向板设置于上述容置腔中,上述第一托块夹设于两个上述导向板之间。
[0012]作为优选,每个上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两组导向轮,两组上述导向轮分别抵靠于上
述容置腔的两个相向的内壁上。
[0013]作为优选,上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螺母和第一螺杆,上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上述机架上,上述第一螺杆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上述第一螺杆上,上述滑动部套设于上述第一螺杆中,且抵靠上述第一螺母。
[0014]作为优选,上述第二举升机构还包括第二机架和举升柱,上述第二机架设置有顶端开口的容纳腔,上述举升柱位置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容纳腔中,上述第二托块设置于上述举升柱的一端。
[0015]作为优选,上述第二举升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杆,上述举升柱的另一端开设有槽体,上述第二螺母封盖上述槽体的槽口与上述举升柱固定连接,上述第二螺杆与上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且一端伸入上述槽体中,另一端与上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
[0016]作为优选,上述第二螺杆伸入上述槽体中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块。
[0017]作为优选,上述第二举升机构还包括调心组件,上述调心组件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第二螺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举升装置,通过第一举升机构中的第一托块的一端贯穿连通孔设置于机架的容置腔中,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做升降运动,第二举升机构与第一举升机构横向并排设置,且与第一托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举升机构的第二托块的举升方向与第一托块的升降方向相同,使该举升装置在举升车辆时,第二举升机构先与车辆抵接,第一举升机构将第二举升机构和车辆一同升起,当第一举升机构达到最大举升距离后,第二举升机构通过第二托块继续举升车辆,使车辆达到最终所需高度。该举升装置,相比原有举升设备在举升行程相同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安装空间的要求,使基坑的深度降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现有技术中转向架举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举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举升装置的第一举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举升装置的第二举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
车体托头;2
′‑
减速电机;3
′‑
丝杠;4
′‑
螺母副;5
′‑
举升立柱;
[0026]1‑
第一举升机构;11

第一机架;111

容置腔;12

第一驱动组件;121

第一驱动电机;122

第一螺母;123

第一螺杆;13

第一托块;131

滑动部;132

托举部;14

导向板;141

导向轮;
[0027]2‑
第二举升机构;21

第二托块;22

第二机架;221

容纳腔;23

举升柱;231

槽体;24

第二驱动电机;25

第二螺母;26

第二螺杆;261

导向块;27

调心组件;
[0028]3‑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举升机构(1),所述第一举升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1)、第一驱动组件(12)和第一托块(13),所述第一机架(11)设置有侧面开口的容置腔(111),所述驱动组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11)上,所述第一托块(13)具有滑动部(131)和托举部(132),所述滑动部(13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1)中,且与所述驱动组件(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托块(13)沿所述第一机架(11)的高度方向举升;第二举升机构(2),与所述托举部(1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举升机构(2)包括第二托块(21),所述第二托块(21)位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举升机构(2)的一端,且举升方向与所述第一托块(13)的举升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机构(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举升机构(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举升机构(2)的两侧,两个所述托举部(132)分别与所述第二举升机构(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具有中间支撑部和两个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撑部的两侧,两个所述延伸部与两个所述托举部(132)一一对应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撑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举升机构(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举升机构(1)还设置有两个导向板(14),两个所述导向板(14)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1)中,所述第一托块(13)夹设于两个所述导向板(1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板(14)上设置有两组导向轮(141),两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莎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