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462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涉及装甲车辆模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方安装有显示器;底板上通过支架固定有仪表台、转向机构、换挡机构、制动离合机构和油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向机构的两个转向拉杆实现控制车辆的转向,通过制动离合机构和换挡机构实现控制车辆的档位切换,以及制动;通过油门机构实现车辆的加速;利用显示器显示操作场景,仪表台操作车辆的启动、停止及显示发动机转速和车辆时速等信息,从而实现了对装夹车辆的驾驶模拟训练;并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便利,且故障率低,保证了安装结构整体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装甲车辆模拟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甲车辆配发部队,为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保障能力,对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技术、综合素质等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驾驶员快速、熟练的掌握新装备的驾驶操作技能,对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训练是必然步骤,而实装训练时,不仅对新装备的损耗较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训练经费昂贵,易受天气和场地的影响等。因此发展高仿真度的驾驶模拟培训装置是一种有效、快速的训练方法。
[0003]但目前驾驶训练模拟器主要是全封闭或半封闭的方舱形式,此结构设计及加工复杂、价格高昂,而且容易超长超宽、超重,体积较为笨重。且因为机械误差,容易导致各部件安装较为不便。
[0004]因此,亟待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安装便捷的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通过在底板上设置仪表台、转向机构、换挡机构、制动离合机构和油门机构,实现了装夹车辆的模拟驾驶,采用模块化结构,解决了现有装甲车辆结构复杂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位于座椅前侧;所述安装架上方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仪表台、转向机构、换挡机构、制动离合机构和油门机构;所述仪表台包括若干仪表和控制开关,用于模拟显示装夹车辆信息和控制操作;
[0008]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转向拉杆;两所述转向拉杆相对座椅对称设置;所述转向拉杆包括拉杆和安装板;所述拉杆一端通过转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且拉杆与安装板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安装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角度传感器;以及转动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一端与第一角度传感器连接,且齿轮轴的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
[0009]所述换挡机构包括两并排设置的侧板;两所述侧板间转动连接有换挡轴;两所述侧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档位板;所述档位板开设有直槽口,且直槽口一侧开设有若干挡位槽口;一所述侧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若干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对与挡位槽口一一对应;所述换挡轴铰接有换挡杆;所述换挡杆上端贯穿直槽口;
[0010]所述制动离合机构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轴承板,并通过轴承板与安装架连接;两所述轴承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角度传感器,以及转动连接有从
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的一端与第二角度传感器连接;两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模拟离合和刹车信号;所述支撑轴套设有两轴套;所述轴套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轴的齿轮啮合的主动轮;两所述轴套外壁均固定连接有L形踏杆;所述L形踏杆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上端与安装架连接,用于使得L形踏杆保持抬起状态;
[0011]所述油门机构包括传动杆和手油组件;所述传动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角板;一所述角板固定连接有第三角度传感器,且第三角度传感器与传动杆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油门踏板;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有两拨杆;一所述拨杆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一端与底板连接,用于在油门踏板踩踏时产生阻力;
[0012]所述手油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一侧转动连接有手动杆,且另一侧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下端铰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下端依次铰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中部与定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另一拨杆铰接,用于实现通过手动杆带动传动杆转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音响,用于模拟环境和装甲车的音效。
[0014]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并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铰接杆;一所述铰接杆与连杆铰接,另一铰接杆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用于通过第一弹簧模拟操作拉杆时的力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弧形面;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底面与弧形面贴合。
[0016]进一步地,一所述侧板开设有贯穿槽口;所述贯穿槽口内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挡位槽口交错设置的挡柱;所述换挡杆转动连接有挡块;所述换挡杆套设有扭簧;所述换挡杆在换挡时挡块与挡柱配合产生转动,并通过扭簧产生阻尼效果。
[0017]进一步地,所述换挡轴固定连接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位于挡位槽口下方;所述条形板上端设置有折弯部,且折弯部开设有与换挡杆间隙配合卡槽口;所述条形板与换挡杆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0018]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离合机构包括条形板;所述条形板阵列设置有棘齿;所述条形板铰接有提拉杆;一所述L形踏杆侧面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用于与棘齿卡合,实现对L形踏杆的位置限定;与另一所述L形踏杆连接的轴套外壁固定连接有档杆;所述条形板侧面固定连接有隔档板;所述隔档板用于在楔形块用于与棘齿卡合时,对档杆进行阻挡。
[0019]进一步地,两所述L形踏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钉;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有与限位螺钉配合的挡板,用于对L形踏杆转动的上下位置进行限定。
[002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阵列设置有限位棘齿;所述手动杆侧面转动连接有与限位棘齿配合的棘爪;所述手动杆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内间隙配合有压杆;所述导套上端套设有把手;所述压杆下端与棘爪铰接,且上端与把手连接,用于通过把手带动棘爪转动,实现与限位棘齿的卡合和分离。
[002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有垫脚支架;所述垫脚支架用于抬高脚部位置,便于踩踏油门踏板。
[002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仪表台、转向机构、换挡机构、制动离合机构和油门机构;通过转向机构的两个转向拉杆实现控制车辆的转向,通过制动离合机构和换挡机构实现控制车辆的档位切换,以及制动;通过油门机构实现车辆的加速;利用显示器显示操作场景,仪表台操作车辆的启动、停止及显示发动机转速和车辆时速等信息,从而实现了对装夹车辆的驾驶模拟训练;并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便利,且故障率低,保证了安装结构整体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座椅(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02);所述安装架(102)位于座椅前侧;所述安装架(102)上方安装有显示器(103);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仪表台(2)、转向机构、换挡机构(3)、制动离合机构(4)和油门机构(5);所述仪表台(2)包括若干仪表和控制开关,用于模拟显示装夹车辆信息和控制操作;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转向拉杆(6);两所述转向拉杆(6)相对座椅(101)对称设置;所述转向拉杆(6)包括拉杆(601)和安装板(602);所述拉杆(601)一端通过转轴与安装板(602)转动连接,且拉杆(601)与安装板(602)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03);所述安装板(602)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60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角度传感器(604);以及转动连接有齿轮轴(605);所述齿轮轴(605)一端与第一角度传感器(604)连接,且齿轮轴(605)的齿轮与扇形齿轮(603)啮合;所述换挡机构(3)包括两并排设置的侧板(301);两所述侧板(301)间转动连接有换挡轴(302);两所述侧板(3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档位板(303);所述档位板(303)开设有直槽口,且直槽口一侧开设有若干挡位槽口(304);一所述侧板(301)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若干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对与挡位槽口(304)一一对应;所述换挡轴(302)铰接有换挡杆(305);所述换挡杆(305)上端贯穿直槽口;所述制动离合机构(4)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轴承板(401),并通过轴承板(401)与安装架(102)连接;两所述轴承板(40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角度传感器(402),以及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轴(403);所述从动齿轮轴(403)的一端与第二角度传感器(402)连接;两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402),分别用于模拟离合和刹车信号;所述支撑轴套设有两轴套(404);所述轴套(404)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轴(403)的齿轮啮合的主动轮(405);两所述轴套(404)外壁均固定连接有L形踏杆(406);所述L形踏杆(406)连接有第三弹簧(407);所述第三弹簧(407)上端与安装架(102)连接,用于使得L形踏杆(406)保持抬起状态;所述油门机构(5)包括传动杆(501)和手油组件;所述传动杆(50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角板(502);一所述角板(502)固定连接有第三角度传感器(503),且第三角度传感器(503)与传动杆(501)一端连接;所述传动杆(501)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油门踏板(504);所述传动杆(501)固定连接有两拨杆(505);一所述拨杆(505)连接有第四弹簧(506),且第四弹簧(506)一端与底板(1)连接,用于在油门踏板(504)踩踏时产生阻力;所述手油组件包括定位板(507);所述定位板(507)与安装架(102)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507)一侧转动连接有手动杆(508),且另一侧连接有从动杆(509);所述从动杆(509)下端铰接有竖杆(510);所述竖杆(510)下端依次铰接有第一连杆(511)和第二连杆(512);所述第一连杆(511)中部与定位板(50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12)一端与另一拨杆(505)铰接,用于实现通过手动杆(508)带动传动杆(50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甲车辆驾驶训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江阳邵志凯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威艾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