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79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安装在冷却塔集水盘下方,且水槽的顶端连通冷却塔集水盘,所述水槽内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水槽的一端延伸到水槽内。所述水槽内设置有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对接连通出水管连通水槽的一端,且第一管的另一端指向水槽的内腔底部。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安装于集水盘下方,将出水管移至蓄水槽上,增大水位至出水管之间的高度差,保证在水位变化时,也有足够的水位高度淹没出水管,避免产生旋涡从而能够避免空气进入水泵产生气蚀。水泵产生气蚀。水泵产生气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旋涡蓄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防旋涡蓄水槽。

技术介绍

[0002]民用系列冷却塔通常自带集水盘,但因为考虑到承载要求,水盘较浅(200mm~300mm),当水位变化时,容易在吸水口形成旋涡,导致空气混合循环水一同被吸至管道中,甚至形成半水半气的输送,导致水量降低,以及空气进入水泵产生气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旋涡蓄水槽。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5]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安装在冷却塔集水盘下方,且水槽的顶端连通冷却塔集水盘,所述水槽内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水槽的一端延伸到水槽内。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槽内设置有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一端对接连通出水管连通水槽的一端,且第一管的另一端指向水槽的内腔底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管指向水槽内腔底部的一端连接连通有若干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管壁上均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管以第一管指向水槽内腔底部的一端为起点呈发散状分布。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管不连接第一管的一端封闭。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安装于集水盘下方,将出水管移至蓄水槽上,增大水位至出水管之间的高度差,保证在水位变化时,也有足够的水位高度淹没出水管,避免产生旋涡从而能够避免空气进入水泵产生气蚀。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包括水槽1,所述水槽1安装在冷却塔集水盘下方,且水槽1的顶端连通冷却塔集水盘,所述水槽1内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连通水槽1的一端延伸到水槽1内。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安装于集水盘下方,将出水管2移至水槽1上,增大水位至出水管之间的高度差,保证在水位变化时,也有足够的水位高度淹没出水管,避免产生旋涡从而能够避免空气进入水泵产生气蚀。
[0019]所述水槽1内设置有第一管3,所述第一管3的一端对接连通出水管2连通水槽1的一端,且第一管3的另一端指向水槽1的内腔底部。使得出水口朝向水槽1的内腔底部,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一管3指向水槽1内腔底部的一端始终位于深水区域,从而能够避免水域空气混合,并且能够避免产生旋涡。
[0020]所述第一管3指向水槽1内腔底部的一端连接连通有若干第二管4,所述第二管4的管壁上均均匀开设有透水孔41。所述第二管4以第一管3指向水槽1内腔底部的一端为起点呈发散状分布。第二管4分散第一管3的进水,能够保证供给量,避免空气混入。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3

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包括水槽1,所述水槽1安装在冷却塔集水盘下方,且水槽1的顶端连通冷却塔集水盘,所述水槽1内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连通水槽1的一端延伸到水槽1内。
[0023]所述水槽1内设置有第一管3,所述第一管3的一端对接连通出水管2连通水槽1的一端,且第一管3的另一端指向水槽1的内腔底部。
[0024]所述第一管3指向水槽1内腔底部的一端连接连通有若干第二管4,所述第二管4的管壁上均均匀开设有透水孔41。所述第二管4以第一管3指向水槽1内腔底部的一端为起点呈发散状分布。
[0025]所述第二管4不连接第一管3的一端封闭。使得第二管4上只有透水孔41进水,从而第二管4能够具备过滤的作用,避免过大的杂质进入水泵。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包括水槽(1),所述水槽(1)安装在冷却塔集水盘下方,且水槽(1)的顶端连通冷却塔集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内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连通水槽(1)的一端延伸到水槽(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旋涡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内设置有第一管(3),所述第一管(3)的一端对接连通出水管(2)连通水槽(1)的一端,且第一管(3)的另一端指向水槽(1)的内腔底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航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