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72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是一种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通过弹簧辅助,依靠本身弹簧的抗疲劳强度来实现第一端面齿与第二端面齿常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现有的电磁离合器都是常开型,依靠消耗电能转化磁性,吸附第一端面齿与第二端面齿来结合,传递动力,输出扭矩;依靠弹簧推动传动盘与外圈分离并复位。在一些需要长时间传输较小动力的场合,电磁离合器在常态下需要保持接合、传递动力,此时则必须一直给电磁离合器通电,才能使传动盘与外圈保持接合,非常浪费能源。非常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磁离合器都是小扭矩输出,温升高,工作频率过高容易打滑,价格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的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包含外圈、电圈、压盘、传动盘、皮带轮、内圈、挡圈,所述外圈可转动地套设在内圈的左端外周,所述外圈的内槽设置有电圈,所述压盘可滑动地套设在内圈的外周,所述压盘的内侧设置有内齿,所述压盘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端面齿,所述传动盘与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的左端面设置第二端面齿,所述压盘内齿左侧设置多个弹簧孔,所述弹簧放置挡圈与压盘之间,所述第一端面齿与第二端面齿处于结合状态,所述皮带轮可转动地套设在内圈的右端外周,所述皮带轮左端面设置第一散热扇,所述皮带轮右端面设置第二散热扇。
[0005]优选地,所述外圈为圆筒状,所述外圈的左端设置一个阶梯,所述外圈的左端设置两个孔,所述外圈的左端设置两个螺丝孔,所述外圈左端面外侧设置三个固定槽,所述外圈外侧设置三个螺丝孔,所述外圈右端设置凹槽。
[0006]优选地,所述外圈右端凹槽内设置有电圈,所述电圈通过外圈左端面设置两个孔倒入。
[0007]优选地,所述外圈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安装在内圈的左端外周。
[0008]优选地,所述内圈外侧设置外型导向槽。
[0009]优选地,所述压盘右侧设置第一端面齿,所述压盘内侧设置内齿,压盘外内齿在内圈导向槽上可以相对运动。
[0010]优选地,所述传动盘左侧设置第二端面齿,所述传动盘与皮带轮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皮带轮通过并列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安装在内圈的右端外周。
[0012]优选地,所述轴套设置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电圈通电后产生磁场,所述压盘感应磁场作用向左移动。
[0014]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压盘向右移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机构包含多个弹簧、挡圈和压盘,所述挡圈设置在第二轴承右侧,且与内圈固定离合器,所述多个弹簧放置挡圈与压盘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外圈上套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右侧面与外圈的左端面相抵靠,所述防尘盖通过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外圈的左侧。
[0016]优选地,所述外圈上套设有防尘套,所述防尘套的内环与外圈的外环相抵靠,所述
防尘套通过第三螺栓安装在外圈外环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它依靠弹簧的作用力使传动盘与外圈在常态下保持接合,无需通入压缩空气或电能来保持接合状态,节约能源,特别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传输较小动力的场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视图。
[0020]附图标记:1、外圈;2、电圈;3、压盘;4、传动盘;5、皮带轮;6、内圈;7、弹簧;8、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轴套;11、第一内卡;12、第一外卡;13、第一螺栓;14、第一弹垫;15、防尘套;16、第二螺栓;17、挡圈;18、固定槽;19、防尘盖;20、第三螺栓;21、第三轴承;22、第四轴承;23、第二外卡;24、第二内卡;25、电缆线,26、第一端面齿;27、第二端面齿;28、第一散热扇;29第二散热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2]如图1~2所示,一种齿式电磁离合器,所述一种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包含外圈1、电圈2、压盘3、传动盘4、皮带轮5、内圈6、挡圈17,所述外圈1可转动地套设在内圈5的左端外周,所述外圈1的内槽设置有电圈2,所述压盘3可滑动地套设在内6圈的外周,所述压盘6的内侧设置有内齿,所述压盘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端面齿26,所述传动盘与所述皮带轮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4的左端面设置第二端面齿27,所述压盘3内齿左侧设置多个弹簧孔,所述弹簧7放置挡圈17与压盘3之间,所述第一端面齿26与第二端面齿27处于结合状态,所述皮带轮5可转动地套设在内圈6的右端外周,所述皮带轮5左端面设置第一散热扇28,所述皮带轮5右端面设置第二散热扇29。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1为圆筒状,所述外圈1的左端设置一个阶梯,所述外圈的左端设置两个孔,所述外圈1的左端设置两个螺丝孔,所述外圈1左端面外侧设置三个固定槽18,所述外圈1外侧设置三个螺丝孔,所述外圈1右端设置凹槽。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1右端凹槽内设置有电圈2,所述电圈2通过外圈左端面设置两个孔倒入。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1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三轴承21和第四轴承22安装在内圈6的左端外周。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圈6外侧设置外型导向槽。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盘3右侧设置第一端面齿26,所述压盘3内侧设置内齿,压盘外内齿在内圈6导向槽上可以相对运动。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盘4左侧设置第二端面齿27,所述传动盘4与皮带轮5通过第一螺栓13固定连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轮5通过并列设置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9安装在内圈6的右端外周。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10设置在第一轴承8与第二轴承9之间。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圈2通电后产生磁场,所述压盘3感应磁场作用向左移动。
[003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压盘3向右移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机构包含多个弹簧7、挡圈17和压盘3,所述挡圈17设置在第二轴承9右侧,且与内圈6固定,所述多个弹簧7放置挡圈17与压盘3之间。
[00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1上套设有防尘盖19,所述防尘盖19的右侧面与外圈1的左端面相抵靠,所述防尘盖19通过第三螺栓20安装在所述外圈1的左侧。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1上套设有防尘套15,所述防尘套15的内环与外圈1的外环相抵靠,所述防尘套15通过第二螺栓16安装在外圈1外环上。
[003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常情况下,传动盘6的端面齿35在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与齿轮4的第二端面齿36相分离,此时无动力输出;当电缆线29接通电源,电圈2的通电,通电产生磁场,传动盘5被吸附通过传动盘5的内齿30在法兰7的外齿31上做向左运动,传动盘5的第一端面齿35与齿轮4的第二端面齿36咬合,实现了离合器的结合,扭矩输出,此时动力正常输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左”、“右”等方位词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部件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电圈、压盘、传动盘、皮带轮、内圈、挡圈,所述外圈可转动地套设在内圈的左端外周,所述外圈的内槽设置有电圈,所述压盘可滑动地套设在内圈的外周,所述压盘的内侧设置有内齿,所述压盘的右端面设置有第一端面齿,所述传动盘与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盘的左端面设置第二端面齿,所述压盘内齿左侧设置多个弹簧孔,所述弹簧放置挡圈与压盘之间,所述第一端面齿与第二端面齿处于结合状态,所述皮带轮可转动地套设在内圈的右端外周,所述皮带轮左端面设置第一散热扇,所述皮带轮右端面设置第二散热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为圆筒状,所述外圈的左端设置一个阶梯,所述外圈的左端设置两个孔,所述外圈的左端设置两个螺丝孔,所述外圈左端面外侧设置三个固定槽,所述外圈外侧设置三个螺丝孔,所述外圈右端设置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右端凹槽内设置有电圈,所述电圈通过外圈左端面设置两个孔倒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安装在内圈的左端外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外侧设置外型导向槽。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常闭型齿式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右侧设置第一端面齿,所述压盘内侧设置内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荣德钟添德钟先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仁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