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F1R相关基因突变作为诊断CVM的标志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62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SF1R相关基因突变作为诊断CVM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538名CVM患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在CSF1R基因上发现了突变位点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经体外和体内的功能实验验证了上述突变位点为CVM的致病突变,检测受试者的基因组DNA是否存在一种或多种上述突变位点,即可用于辅助CVM的快速诊断,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从病因学出发控制CVM的发病率、实现CV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SF1R相关基因突变作为诊断CVM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CSF1R相关基因突变作为诊断CVM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椎体畸形(Congenital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一种严重的先天脊柱发育异常,同时也是造成青少年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CVM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节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一组以脊柱椎体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表现为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脊柱后凸等脊柱畸形,进而导致颈背痛、心肺功能受损、劳动能力下降,甚至残疾等严重的躯体问题(Giampietro P F, Raggio C L, Blank R D, et al. Clinical,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vertebral malformations[J]. Molecular syndromology, 2013, 4(1

2): 94

105.)。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VM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在0.5
‑1‰
之间,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而未被发现,因此,实际的CVM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更高。致畸因素主要存在于成长发育高峰期之前,当CVM患者进入脊柱发育高峰期时,畸形进展通常比较迅速,患者往往表现为颈胸背部疼痛、心肺功能受限、运动能力降低,加之躯体疼痛、畸形易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矫形手术复杂、费用高昂,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0003]CVM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CVM归因于胚胎期的轴旁中胚层、体节或中轴骨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任何对于轴旁中胚层、体节和中轴骨发育过程的影响都可能导致CVM(McMaster M J. Congenital scoliosis caused by a unilateral failure of vertebral segmentation with contralateral hemivertebrae[J]. Spine, 1998, 23(9): 998

1005.)。因此,CVM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相关研究报道CVM具有遗传倾向性,相对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被认为在CVM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目前认为胚胎发育时期体节形成相关基因的变异或调控异常是导致CVM的重要机制。随着基因组学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研究报道PAX1、TBX6、WNT3A、LMX1A、DLL3等基因的多态性和罕见变异与CVM密切相关;染色体17p11.2、16p11.2、10q24.31、21p11、22q11.2等区域的拷贝数变异与CVM密切相关。随着对CVM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罕见突变可能在遗传病CVM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0004]目前,关于CVM相关的罕见突变的研究进展缓慢。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陷,通过对538名CVM患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在CSF1R基因上发现了突变位点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经体外和体内的功能实验验证了上述突变位点为CVM的致病突变,因此,可通过采集受试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检测CSF1R基因上是否存在一种或多种上述突变位点,即可用于辅助CVM的快速诊断,本专利技术为从病因学出发控制CVM的发病率、实现CV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本领域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CSF1R相关基因突变作为诊断CVM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CSF1R相关基因突变包括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经体外和体内的功能实验验证了上述突变位点为CVM的致病突变,表明上述致病突变能用于CVM的早期诊断。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CVM的基因突变。
[0007]进一步,所述基因突变是CSF1R基因上的突变。
[0008]进一步,所述突变为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
[0009]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突变为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中的任意一种。
[0010]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突变为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中的任意两种。
[0011]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突变为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三种。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位于CSF1R基因上的突变位点的具体信息分别如下:c.2749_2758delGACAGGAGAG的具体信息:NM_005211.3:c.2749_2758delGACAGGAGAG(p.Asp917SerfsTer32);c.2797G>T的具体信息:NM_005211.3:c.2797G>T(p.Gly933Cys);c.2906_2909dupATCA的具体信息:c.2906_2909dupATCA(p.Phe971SerfsTer7)。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试剂。
[0014]进一步,所述检测试剂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基因突变的检测试剂。
[0015]进一步,所述检测试剂包括所述基因突变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或特异性识别探针;优选地,所述基因突变为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
[0016]进一步,所述基因突变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的特异性扩增引物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

SEQ ID NO.2、SEQ ID NO.3

SEQ ID NO.4、SEQ ID NO.5

SEQ ID NO.6所示。
[0017]进一步,所述试剂还包括dNTPs、Taq酶、Mg
2+
和PCR反应缓冲液。
[0018]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某些方法来检测所述基因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诊断CVM的基因突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突变是CSF1R基因上的突变;所述突变为CSF1R基因上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2.一种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突变的检测试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包括所述基因突变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和/或特异性识别探针;所述基因突变为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突变c.2749_2758delGACAGGAGAG、c.2797G>T、c.2906_2909dupATCA的特异性扩增引物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

SEQ ID NO.2、SEQ ID NO.3

SEQ ID NO.4、SEQ ID NO.5

SEQ ID NO.6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试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南仉建国吴志宏刘博文赵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