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358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变堆真空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包括导轨、轨道车、铣削执行机构,导轨沿相邻的两个真空室扇区所形成的拼接缝布置且可拆连接在两个真空室扇区的其中一个的内侧壁处,轨道车承载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移动,铣削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车上,使用时,通过轨道车将铣削执行机构沿导轨输送至需要修正的拼接缝处,即可对需修正部位进行铣削加工。正部位进行铣削加工。正部位进行铣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变堆真空室
,特别涉及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反应堆是中国磁约束聚变能路线中里程碑式的项目,当前,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反应堆装置已步入集成工程设计阶段,众多关键部件的预研项目已经开展,真空室是磁约束聚变主机的关键部件,具有为高温等离子体提供超真空环境、为内部件提供支撑、提供核辐射的第一道屏蔽等功能。由于聚变反应堆真空室的体积较大,目前无法实现整体成型,因此需要分段成多个扇区,然后把多个扇区焊接形成完整的聚变反应堆真空室。
[0003]目前,聚变反应堆真空室一般分为8个45度扇区,每个45度扇区又分为两个22.5度扇区,两个22.5度扇区在装配现场,呈竖直状态通过配做的接缝区组焊为45度扇区。由于测量误差、加工误差、子部件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等累积会导致局部区域达不到装配精度需求,因此需要在装配现场对两个22.5度扇区之间的局部装配不良区域进行铣削修正。
[0004]然而,根据45度全尺寸真空室扇区设计尺寸,聚变反应堆真空室为环形双层D形全焊透结构,材料为316L,最大外环直径为19.5米,总高为17.4米,内外壳体厚度均为50mm,连接内外壳体的筋板厚度为40mm,总重约2400吨。由于45度全尺寸真空室扇区尺寸较大,现有的铣削加工装置无法在聚变反应堆真空室装配现场对两个22.5度扇区之间的装配不良区域进行铣削修正。因此,针对聚变反应堆真空室现场总装,亟需一套铣削装置,以对真空室扇区局部装配不良区域进行铣削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铣削加工装置无法在聚变反应堆真空室装配现场对两个22.5度扇区之间的装配不良区域进行铣削修正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包括导轨、轨道车、铣削执行机构,所述导轨沿相邻的两个真空室扇区所形成的拼接缝布置且可拆连接在两个所述真空室扇区的其中一个所述真空室扇区的内侧壁处,所述轨道车承载于所述导轨上并沿所述导轨可移动,所述铣削执行机构设置在所述轨道车上,以对所述拼接缝部位进行铣削加工。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条、第二导条,所述第一导条和所述第二导条均沿所述导轨1的延伸方向延伸;
[0008]所述轨道车包括车架、多个第一摆臂、多个第二摆臂,各所述第一摆臂前后间隔且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左侧,所述第一摆臂设有供所述第一导条滑动穿过的第一导槽;各所述第二摆臂前后间隔且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右侧,所述第二摆臂设有供所述第二导条滑动穿过的第二导槽。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一导条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上下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导槽;
[0010]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第二导条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件和第四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和所述第四转动件上下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转动件和所述第四转动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导槽。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轨呈环状,所述第二导条与所述第三转动件之间可沿所述导轨的轴向相对移动;
[0012]所述第一导条与所述第一转动件或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设有挡止结构,所述挡止结构用于挡止所述第一导条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沿所述导轨的轴向相对移动。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条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的端面处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外周侧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匹配的环状定位槽。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摆臂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摆臂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摆臂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摆臂远离所述车架的一端。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气弹簧。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与所述轨道车之间设有双电机电气消隙机构;所述双电机电气消隙机构包括齿条、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设置在所述轨道车上,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齿条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向所述齿条施加的作用力方向与所述第二齿轮向所述齿条施加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轨道车上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的检测轴止转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铣削执行机构包括并联机器人、电主轴;所述并联机器人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轨道车上,所述并联机器人的运动端连接所述电主轴,所述电主轴夹持有铣刀。
[0019]本专利技术的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的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包括导轨、轨道车、铣削执行机构,导轨沿相邻的两个真空室扇区所形成的拼接缝布置且可拆连接在两个真空室扇区的其中一个的内侧壁处,轨道车承载于导轨上并可沿导轨移动,铣削执行机构设置在轨道车上,使用时,通过轨道车将铣削执行机构沿导轨输送至需要修正的拼接缝处,即可对需修正部位进行铣削加工。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

A处截面图;
[0023]图3是导轨的截面图;
[0024]图4是轨道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铣削执行机构装配至轨道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导轨;11、第一导条;111、凸起部;12、第二导条;13、齿条;2、轨道车;21、车架;22、第一摆臂;221、第一转动件;222、第二转动件;23、第二摆臂;231、第三转动件;232、第四转动件;24、第一弹性件;25、第二弹性件;26、第一驱动装置;261、第一齿轮;262、第一电机;27、第二驱动装置;271、第二齿轮;272、第二电机;3、铣削执行机构;31、并联机器人;32、电主轴;33、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轨道车(2)、铣削执行机构(3),所述导轨(1)沿相邻的两个真空室扇区所形成的拼接缝布置,且所述导轨(1)可拆连接在两个所述真空室扇区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真空室扇区的内侧壁处,所述轨道车(2)承载于所述导轨(1)上并沿所述导轨(1)可移动,所述铣削执行机构(3)设置在所述轨道车(2)上,以对所述拼接缝部位进行铣削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条(11)、第二导条(12),所述第一导条(11)和所述第二导条(12)均沿所述导轨(1)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轨道车(2)包括车架(21)、多个第一摆臂(22)、多个第二摆臂(23),各所述第一摆臂(22)前后间隔且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21)的左侧,所述第一摆臂(22)设有供所述第一导条(11)滑动穿过的第一导槽;各所述第二摆臂(23)前后间隔且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21)的右侧,所述第二摆臂(23)设有供所述第二导条(12)滑动穿过的第二导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22)与所述第一导条(11)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221)和第二转动件(222),所述第一转动件(22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222)上下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转动件(22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22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导槽;所述第二摆臂(23)与所述第二导条(12)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件(231)和第四转动件(232),所述第三转动件(231)和所述第四转动件(232)上下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三转动件(231)和所述第四转动件(232)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导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变堆真空室装配用铣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呈环状,所述第二导条(12)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1)之间可沿所述导轨(1)的轴向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导条(11)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21)或所述第二转动件(222)之间设有挡止结构,所述挡止结构用于挡止所述第一导条(11)与所述第一转动件(221)之间沿所述导轨(1)的轴向相对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变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海标刘志宏王锐马建国范小松李波周能涛吴杰峰刘振飞王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