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309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6
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以有效提高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导致桥梁大变形位移的情况下,轨道结构能保持原有几何形位。包括位于桥梁端部与桥台相邻部位桥梁结构上的轨道板,相邻轨道板通过钢轨及纵向连接装置纵向相连成为整体,所述桥梁结构顶面上间隔固定设置滑移机构,轨道板坐落在滑移机构上,桥梁结构可相对于轨道板发生横向摆动。横向摆动。横向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结构直接承受来自列车荷载并把它传递给路基或桥隧等线下基础,轨道结构必须坚固稳定,具有正确的几何形位,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0003]随着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地震灾害,造成轨道结构破坏,诸如轨道板开裂、钢轨扭曲等破坏,直接威胁列车的安全运行。由于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变形较大,因此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破坏犹为突出。现有公开的专利中,抗震轨道结构多以抵抗来自列车的振动荷载,或者降低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作用下的振动,而针对地震作用下,来自下部基础的震动,降低地震波对轨道结构的破坏鲜有报道,且目前我国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暂未考虑抗震设计措施。
[0004]桥梁结构在抗震设计按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设防,开展地震作用下的的抗震无砟轨道结构研究与之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以有效提高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导致桥梁大变形位移的情况下,轨道结构能保持原有几何形位。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包括位于桥梁端部与桥台相邻部位桥梁结构上的轨道板,其特征是:相邻轨道板通过钢轨及纵向连接装置纵向相连成为整体,所述桥梁结构顶面上间隔固定设置滑移机构,轨道板坐落在滑移机构上,桥梁结构可相对于轨道板发生横向摆动。
[0008]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槽构件和滑轴,滑槽构件在轨道板下横向、纵向间隔设置,与桥梁结构固定连接;各滑槽构件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槽腔内设置至少一个滑轴,滑轴的下端面坐落在槽腔的底面上,上端面则伸出槽腔端口,轨道板底面坐落在滑轴的上端面上。
[0009]所述滑槽构件的槽腔呈圆弧状。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0011]一、在地震导致桥梁大变形位移的情况下,桥梁结构通过滑移机构相对于轨道板发生横向摆动,而轨道板可保持不动,既而保证轨道结构保持原有几何形位,有效提高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抗震性能;
[0012]二、在地震过后可以在桥梁结构复位之后,可实现原有结构的正常使用,实现快速通车。
附图说明
[0013]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中滑槽构件的布置方式立体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中滑槽构件的布置方式平面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中滑移机构的构成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轨道板10、滑槽构件20、滑轴21,固定缆索22、桥梁结构30,槽腔半径R、槽腔横向长度L。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包括位于桥梁端部与桥台相邻部位桥梁结构30(梁体、桥台)上的轨道板10,相邻轨道板10通过钢轨及纵向连接装置纵向相连成为整体,所述桥梁结构30顶面上间隔固定设置滑移机构,轨道板10坐落在滑移机构上,桥梁结构30可相对于轨道板10发生横向摆动。在地震导致桥梁大变形位移的情况下,桥梁结构30通过滑移机构相对于轨道板10发生横向摆动,而轨道板10可保持不动,既而保证轨道结构保持原有几何形位,有效提高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过后可以在桥梁结构30复位之后,可实现原有结构的正常使用,实现快速通车。
[0022]参照图2和图3,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槽构件20和滑轴21,滑槽构件20在轨道板10下横向、纵向间隔设置,与桥梁结构30固定连接。各滑槽构件20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槽腔内设置至少一个滑轴21,滑轴21的下端面坐落在槽腔的底面上,上端面则伸出槽腔端口,轨道板10底面坐落在滑轴21的上端面上。轨道板10、滑移机构布置数量根据地震烈度等级及桥梁的横向作用大小确定。
[0023]参照图3和图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槽构件20的槽腔呈圆弧状,槽腔半径R、槽腔横向长度L根据地震烈度等级及桥梁的横向作用大小确定。参照图5,所述滑轴21与轨道板10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构件20的槽腔内在滑轴21的横向两侧设置固定缆索22,固定缆索22的两端与槽腔侧壁锚固连接。固定缆索22起保险索的作用,在正常的风荷载及微波地震作用,通过轨道结构可以桥梁结构30发生横向晃动。在较大地震发生时,在桥梁结构30的横向作用下,固定缆索22发生剪断,滑轴21便可以沿圆弧形槽腔滑动,从而保护轨道结构。
[0024]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专利技术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专利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包括位于桥梁端部与桥台相邻部位桥梁结构(30)上的轨道板(10),其特征是:相邻轨道板(10)通过钢轨及纵向连接装置纵向相连成为整体,所述桥梁结构(30)顶面上间隔固定设置滑移机构,轨道板(10)坐落在滑移机构上,桥梁结构(30)可相对于轨道板(10)发生横向摆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作用下桥梁端部轨道板抗横向变形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移机构包括滑槽构件(20)和滑轴(21),滑槽构件(20)在轨道板(10)下横向、纵向间隔设置,与桥梁结构(30)固定连接;各滑槽构件(20)具有横向延伸的槽腔,槽腔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毅徐浩胡连军曾永平蔡文锋杨文茂林红松熊维曹保张威风罗圆余浩伟鄢红英寇峻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