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30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36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调相机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出油管输出的油液温差较大,在调相机运转的过程中容易引起调相机的轴承处损坏导致调相机损坏的技术问题,其供油管路、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箱、泵送组件以及控制中心,供油管路中设置有转换阀,转换阀的第一出口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出油管连通于油箱,转换阀的第二出口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出油管连通于供油管路以将润滑油冷却后输送进供油管路;控制中心电连接于转换阀以控制转换阀转换不同的出口,控制中心电连接于加热组件和冷却装置以对润滑油进行温度调节。本申请具有能够提供恒温的润滑油,减轻对调相机损伤的效果。损伤的效果。损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调相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同步调相机是一种特殊运行状态下的同步电机,当应用于电力系统时,同步调相机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自动地在电网电压下降时增加无功输出,在电网电压上升时吸收无功功率,维持电压,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改善系统供电质量。
[0003]同步调相机作为一种大型旋转设备,为保证同步调相机的正常运行,其转轴的轴承处需要润滑系统提供冷却和润滑来保证同步调相机的正常运转。润滑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储油箱、出油管、回油管、冷油装置以及泵送装置,出油管一端连接在储油箱上,另一端连接于调相机转轴轴承的一端;调相机转轴轴承的另一端连通于回油管,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冷油装置,冷油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储油箱,泵送装置用于对调相机进行供油,供油为泵送装置对储油箱中的润滑油进行加压,使得润滑油通过出油管流动至调相机转轴的轴承处进行润滑并通过回油管输送回储油箱。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调相机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出油管输出的油液温差较大,在调相机运转的过程中容易引起调相机的轴承处损坏导致调相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减轻轴承处的振动,维持轴承处的稳定工作,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包括用于给调相机的轴承处进行供油的供油管路、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箱、用于将润滑油从油箱经供油管路泵送至调相机轴承处的泵送组件以及用于发出控制指令的控制中心,所述供油管路中设置有转换阀,所述转换阀的第一出口设置有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出油管连通于油箱,所述转换阀的第二出口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油管连通于供油管路以将润滑油冷却后输送进供油管路;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于转换阀以控制转换阀转换不同的出口,所述供油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油温度的出油温度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检测回油温度的回油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出油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回油温度检测装置均电连接于控制中心以向控制中心传输出油温度和回油温度,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于加热组件和冷却装置以对润滑油进行温度调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中心根据出油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出油温度以及回油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回油温度控制加热组件和冷却装置对润滑油进行调节,当回油温度和出油温度均低于启动预设值时,控制中心控制转换阀转换至第一出口打开并控
制加热组件,此时加热组件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后回流至油箱,从而对润滑油进行升温,降低因润滑油粘滞度过高而导致轴承处发生振动从而损坏调相机的概率;在回油温度高于散热温度值时,控制中心控制转换阀转换至第二出口打开并启动冷却装置,此时润滑油经过冷却装置冷却后回流至油箱中储存待下一次使用时,润滑油的温度能够冷却至正常温度,从而在润滑的同时起到对轴承冷却的作用,降低了轴承处持续升温导致调相机损坏的几率。
[0008]优选的,所述供油管路设置有事故补油罐,所述事故补油罐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事故补油罐位于隔板一侧设置有连接于供油管路的事故进油管,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于供油管路以输出润滑油的事故出油管,所述事故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控制阀,所述事故出油管上设置有出油控制阀,所述供油管路位于事故进油管和事故出油管之间设置有补油罐切入阀;所述事故补油罐顶部设置有用于对事故补油罐内的润滑油进行加压的气腔,所述事故补油罐设置有用于对气腔进行加压的气管,所述气管上设置有加压控制阀,所述供油管路上设置有供油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气腔上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所述进油控制阀、出油控制阀、补油罐切入阀和加压控制阀均电连接于控制中心以便于将事故补油罐串联在供油管路中,所述供油压力检测装置和气压检测装置均电连接于控制中心以便于使得气腔内的压力与供油管路的压力相适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事故补油罐能够作为泵送组件发生故障时紧急备用使用,通过气管向气腔内进行加压空气,使得空气与泵送的压力相等,此时若泵送组件损坏,气腔内的压力能够推动事故补油罐中的润滑油为调相机的轴承处短暂供油,以使得调相机在停机的过程中能有润滑油供给,由于事故储油罐中存在隔板,因而整个事故储油罐的内部形成了一个U型的空腔,润滑油经过事故进油管输入事故储油罐中,并经过事故出油管输出事故出油管,能够使得润滑油在事故储油罐内充分的流动,不致事故储油罐内部的润滑油温度不均匀,从而在泵送组件突然故障时,事故补油罐向供油管路输入的润滑油温度不均导致调相机轴承处振动。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为风冷式换热器,所述风冷式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工作频率的变频装置,所述控制中心设置有用于调节变频装置工作频率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电连接有用于计算工作频率的频率计算模块。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的西部地区水资源都比较短缺,因而冷却装置采用风冷换热器进行散热,而当环境变化时,为了节约能源,频率计算模块会根据出油温度和回油温度计算得出合适的工作频率并发送给频率调节模块,用来调节散热风扇的工作频率,从而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节约能源。
[0012]优选的,所述频率计算模块电连接有用于检测环境参数的环境参数检测装置,所述环境参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环境参数的环境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收集环境参数的数据收集模块,所述频率计算模块包括智能模型模块和频率输出模块,所述智能模型模块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于数据收集模块以接收环境参数,所述智能模型模块用于结合环境参数、出油温度和回油温度计算得出工作频率,所述频率输出模块电连接于调节模块以调节散热风扇以工作频率散热。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据收集模块能够收集环境检测模块检测所得的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输入给智能模型模块,智能模型模块基于环境参数、出油温度、回油温度和
工作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出当前状态下环境参数、出油温度以及回油温度下的工作频率,然后智能模型模块将工作频率传输给频率输出模块,通过频率输出模块传输给调节模块从而控制散热风扇以计算得出的工作频率工作,从而能够自动得出一个工作频率。
[0014]优选的,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电连接有阈值比较模块,所述阈值比较模块用于设定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阈值以及计算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并将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与变化速率方差阈值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所述阈值比较模块电连接有检测频率设定模块以在接收到比较结果时基于预设的变化速率与检测频率的对应关系设定检测频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阈值比较模块用于预先设定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阈值,然后在设定完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阈值后能够计算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在计算得出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后将环境参数的变化速率方差与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给调相机的轴承处进行供油的供油管路(1)、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箱(11)、用于将润滑油从油箱(11)经供油管路(1)泵送至调相机轴承处的泵送组件(12)以及用于发出控制指令的控制中心(13),所述供油管路(1)中设置有转换阀(14),所述转换阀(14)的第一出口设置有用于对润滑油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141),所述加热组件(141)的出油管连通于油箱(11),所述转换阀(14)的第二出口设置有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的出油管连通于供油管路(1)以将润滑油冷却后输送进供油管路(1);所述控制中心(13)电连接于转换阀(14)以控制转换阀(14)转换不同的出口,所述供油管路(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油温度的出油温度检测装置(15)以及用于检测回油温度的回油温度检测装置(16),所述出油温度检测装置(15)以及回油温度检测装置(16)均电连接于控制中心(13)以向控制中心(13)传输出油温度和回油温度,所述控制中心(13)电连接于加热组件(141)和冷却装置(2)以对润滑油进行温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路(1)设置有事故补油罐(4),所述事故补油罐(4)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板(41),所述事故补油罐(4)位于隔板(41)一侧设置有连接于供油管路(1)的事故进油管(42),另一侧设置有连接于供油管路(1)以输出润滑油的事故出油管(422),所述事故进油管(42)上设置有进油控制阀(421),所述事故出油管(422)上设置有出油控制阀(4221),所述供油管路(1)位于事故进油管(42)和事故出油管(422)之间设置有补油罐切入阀(43);所述事故补油罐(4)顶部设置有用于对事故补油罐(4)内的润滑油进行加压的气腔(44),所述事故补油罐(4)设置有用于对气腔(44)进行加压的气管(441),所述气管(441)上设置有加压控制阀(4422),所述供油管路(1)上设置有供油压力检测装置(45),所述气腔(44)上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442),所述进油控制阀(421)、出油控制阀(4221)、补油罐切入阀(43)和加压控制阀(4422)均电连接于控制中心(13)以便于将事故补油罐(4)串联在供油管路(1)中,所述供油压力检测装置(45)和气压检测装置(442)均电连接于控制中心(13)以便于使得气腔(44)内的压力与供油管路(1)的压力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为风冷式换热器,所述风冷式换热器设置有用于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21),所述散热风扇(21)电连接有用于控制工作频率的变频装置(17),所述控制中心(13)设置有用于调节变频装置(17)工作频率的调节模块(3),所述调节模块(3)电连接有用于计算工作频率的频率计算模块(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调相机润滑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计算模块(31)电连接有用于检测环境参数的环境参数检测装置(32),所述环境参数检测装置(32)包括用于检测环境参数的环境检测模块(321)以及用于收集环境参数的数据收集模块(322),所述频率计算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宝张红日郭艳妮陈龙仲杰黄伟雄姜忠印洪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海润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