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属于面罩技术领域,包括外壳、负压吸模机构、吸风机构和震动机构,所述外壳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负压吸模机构,负压吸模机构的一部分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外壳内设置有吸风机构,吸风机构位于负压吸模机构的前侧,负压吸模机构固定连接在外壳的正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负压吸模机构,夹套能够固定住硬管避免松动,将硬管从夹套内取出时,将橡胶吸盘附着在成品上,然后踩踏踏板控制其通过滑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通过抽取气筒内部的空气,此时橡胶吸盘内部空气被抽出,同时橡胶吸盘能够吸附住成品,此时拉动硬管能够通过橡胶吸盘轻松将成品从模具中吸出,极大方便人们的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面罩
,尤其涉及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面罩是保护人的面部的防护器具有的面罩还带有呼吸装置不同应用场合使用的面罩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取暖器面罩注塑成型模具”(专利号为:CN201920934222.9),该方案中记载了“一种多功能取暖器面罩注塑成型模具,所述多功能取暖器面罩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一号模具、导柱、二号模具、导槽和支撑弹簧,所述一号模具一侧表面两端焊接有导柱,所述一号模具底部通过导柱活动连接有二号模具,所述二号模具一侧表面两端开设有导槽,且导槽和导柱相互配合,所述导槽内腔固定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顶部与导柱底部相连,所述一号模具一侧表面中间焊接有动模,所述二号模具一侧表面中间开设有定模,且定模和动模相互配合,所述二号模具内腔镶嵌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位于定模一侧,所述定模底部镶嵌有振动器。”但是用于制作面罩的材料一般都是塑料材质,注塑完成后人们无法有效快速的将成品取出,且成品温度较高较为烫手,为人们的操作带来一定不便,同时模具取出堆放在一起时,可能会因为没有完全冷却的原因而导致模具之间相互粘接在一起,这样在分开模具时模具表面可能会出现粘接状态的瑕疵,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注塑完成后人们无法有效快速的将成品取出,且成品温度较高较为烫手,为人们的操作带来一定不便,同时模具取出堆放在一起时,可能会因为没有完全冷却的原因而导致模具之间相互粘接在一起,这样在分开模具时模具表面可能会出现粘接状态的瑕疵,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包括外壳、负压吸模机构、吸风机构和震动机构,所述外壳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负压吸模机构,负压吸模机构的一部分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外壳内设置有吸风机构,吸风机构位于负压吸模机构的前侧,负压吸模机构固定连接在外壳的正面,负压吸模机构内设置有震动机构,震动机构的一端与吸风机构的一端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负压吸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上表面的夹套,夹套内设置有硬管,硬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嘴,吸嘴的正面设置有橡胶吸盘,吸嘴的正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均匀分布在橡胶吸盘的外侧。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硬管背面的一端连通有负压吸管,负压吸管的另一端贯穿外壳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外壳内,负压吸管的另一端与气筒的上表面,气筒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下表面,气筒内设置有活塞。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塞的下表面通过滑杆固定连接有踏板,滑杆位于气筒下表面卡接的滑套内,踏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与外壳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踏板位于外壳一侧面开设的限位孔。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吸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壁上表面的吸风管,吸风管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多个扇叶,多个扇叶从上往下均匀排列设置,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固定杆与吸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位于固定壳上表面开设的风孔内。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卡接在第二转轴的外表面,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固定壳的左右两侧面,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卡接有凸轮,第二转轴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聚风板,聚风板位于固定壳内,第二转轴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的下表面通过安装座与外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传动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壳,连通壳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多个软管,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散热管固定连接在收集盒内,收集盒固定连接在外壳的正面,散热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连通壳的正面连通有多个细管,细管的另一端贯穿负压细管和散热管的内部并连通在吸嘴内。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吸风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内的套壳,套壳内固定连接在水囊,水囊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推块,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第二弹簧与套壳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水囊的背面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在固定壳内壁开设的螺旋通道的一端,螺旋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贯穿套壳的内部并与水囊的外表面连通。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震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的左侧面与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外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板,第三转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三轴承,两个第三轴承分别卡接在收集盒内壁的左右两侧面,连接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轴从前往后均匀排列设置,第三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多个齿轮从前往后均匀排列设置且相互啮合。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轴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滑
动连接在收集盒内壁开设的滑槽内,滑块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弹簧与滑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板均固定连接在弹性垫的下表面,弹性垫固定连接在收集盒内且位于散热管的下侧。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负压吸模机构,夹套能够固定住硬管避免松动,将硬管从夹套内取出时,将橡胶吸盘附着在成品上,然后踩踏踏板控制其通过滑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通过抽取气筒内部的空气,此时橡胶吸盘内部空气被抽出,同时橡胶吸盘能够吸附住成品,此时拉动硬管能够通过橡胶吸盘轻松将成品从模具中吸出,极大方便人们的操作。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吸风机构,其中电机工作时能够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多个扇叶旋转,扇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抽入至吸风管内,最后空气通过吸风管进入至固定壳内部,固定壳内部的空气进入至连通壳内,最后通过多个细管和多个软管排出,进入至散热管内部的空气通过多个第二气孔喷出,达到冷却成品的目的,而细管中的空气进入至多个第一气孔内,在取出模具的过程中,冷却风量不会影橡胶吸盘的吸附效果,从而能够对成品进行降温,达到对成品很好的冷却效果,避免成品粘接在一起。同时第二转轴旋转时能够带动凸轮旋转,凸轮能够挤压挡板,挡板能够带动推块向后移动,推块向后移动能够挤压水囊,水囊内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出水管排出并进入至螺旋通道内,螺旋通道内水能够对固定壳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有效降温空气达到对模具更好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包括外壳(1)、负压吸模机构(2)、吸风机构(3)和震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负压吸模机构(2),负压吸模机构(2)的一部分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外壳(1)内设置有吸风机构(3),吸风机构(3)位于负压吸模机构(2)的前侧,负压吸模机构(2)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正面,负压吸模机构(2)内设置有震动机构(4),震动机构(4)的一端与吸风机构(3)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模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表面的夹套(23),夹套(23)内设置有硬管(22),硬管(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嘴(24),吸嘴(24)的正面设置有橡胶吸盘(25),吸嘴(24)的正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26),多个第一气孔(26)均匀分布在橡胶吸盘(25)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22)背面的一端连通有负压吸管(21),负压吸管(21)的另一端贯穿外壳(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外壳(1)内,负压吸管(21)的另一端与气筒(27)的上表面,气筒(27)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下表面,气筒(27)内设置有活塞(2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8)的下表面通过滑杆(29)固定连接有踏板(211),滑杆(29)位于气筒(27)下表面卡接的滑套内,踏板(211)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210)与外壳(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踏板(211)位于外壳(1)一侧面开设的限位孔(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手术用个体化面罩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上表面的吸风管(31),吸风管(31)内设置有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的外表面卡接有多个扇叶(32),多个扇叶(32)从上往下均匀排列设置,第一转轴(3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固定杆(34)与吸风管(3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3)位于固定壳(312)上表面开设的风孔(35)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亭,王德春,赵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智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