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06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TP sensor pad和栅极gate,所述TP sensor pad呈六边形,所述TP sensor pad是VCOM电极,所述栅极线gate是触控显示屏中每行像素的TFT开关控制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对TP senor pad做了特殊的设计,将原先的TP senor pad的正方形形状改为六边形形状,在TP sensor pad边界处,一条栅极线gate能够穿过多个TP senor pad,此时同一条栅极线对于两个相邻的TP senor pad造成的耦合效应是一样的,且相邻两个TP senor pad的边界会由许多条栅极线gate穿过,栅极线Gn与栅极线Gn+4造成的耦合效应可以相互抵消,故这些栅极线可以减少了TP横纹的存在,提高了显示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面板
,具体为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触控面板,如中国专利技术公开(公告)号CN109597511A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触控面板包括走线层;所述走线层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走线以及位于相邻所述走线之间的间隔区;至少部分所述间隔区内设有图形化的金属以形成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结构。
[0003]上述专利中虽然可以提高进光量,但是无法解决内嵌式触控面板TP横纹现象,影响显示鲜果,为此,我们推出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TP sensor pad和栅极gate,所述TP sensor pad呈六边形,所述TP sensor pad是VCOM电极,所述栅极线gate是触控显示屏中每行像素的TFT开关控制线;触摸屏显示器可以让使用者只要用手指轻轻地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操作,这样摆脱了键盘和鼠标操作,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产品主要分为电容式触控屏、电阻式触控屏和表面声波触摸屏三类,本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采用的为电容式触控屏。
[0006]具体的本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设计 :将原先的TP senor pad的正方形形状改为六边形形状,在TP sensor pad边界处,一条栅极线gate能够穿过多个TP senor pad,此时同一条栅极线gate对于两个相邻的TP senor pad造成的耦合效应是一样的,且相邻两个TP senor pad的边界会由多条栅极线gate穿过,因此,栅极线Gn与栅极线Gn+4造成的耦合效应可以相互抵消,故这些栅极线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削弱TP横纹的存在。
[0007]触控面板均包括铟锡氧化物(ITO)导电层。该ITO导电层被制作成具有不同图案的导电线路,用于在触控面板被触碰时产生电压或电流值,并通过计算装置根据该电流值或电压值算出该触点的位置,并根据所述触点的位置执行显示屏上触点处所对应的指令。
[0008]所述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由若干块横向和纵向排列的TP sensor pad组成,多组六边形的TP senor pad方便进行排列,并且产生的间隙较小。
[0009]还包括耦合电容C1,所述耦合电容C1是栅极线gate与VCOM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耦合电容C1这会使得栅极线Gate在上(下)升沿时,对公共电极VCOM产生耦合效应,使得不同触控块与VCOM之间的电压不同。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对TP senor pad做了特殊的设计,将原先的TP senor pad的正方形形状改为六边形形状,在TP sensor pad边界处,一条栅极
线gate能够穿过多个TP senor pad,此时同一条栅极线对于两个相邻的TP senor pad造成的耦合效应是一样的,且相邻两个TP senor pad的边界会由许多条栅极线gate穿过,栅极线Gn与栅极线Gn+4造成的耦合效应可以相互抵消,故这些栅极线可以减少了TP横纹的存在,提高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耦合电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在触控显示屏中,由于显示屏内部存在很多寄生电容,比如栅极线gate与公共电极VCOM之间的寄生电容,这些寄生电容会使得栅极线Gate在上(下)升沿时,对公共电极VCOM产生耦合效应,使得不同触控块与VCOM之间的电压不同,从而在显示屏上可以看到在触控块TP Sensor pad边界处出现异常TP横纹,严重影响到触控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尤其在高刷新率面板运用时,出现TP横纹现象更为严重。本专利针对此异常现象特地对触控显示屏做了特殊设计,从而提升触控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0014]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第一条栅极线G1打开,此时G1的电位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那么G1发生的电平变化会通过耦合电容C1来抬高VCOM电极的电压准位。同理,在第一条栅极线G1关闭,此时G1的电位由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那么G1发生的电平变化会通过耦合电容C来压低VCOM电极的电压准位。
[0015]那我们知道,面板上有许多条栅极线gate,假设栅极线gate开启的时间是4H的时间(1H的时间是一帧时间除以总行数),那么当栅极线Gn关闭时,栅极线Gn+4正好是打开,那两条栅极线对应同一个VCOM电极来说,两者造成的耦合效应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也就不存在异常横纹的现象。
[0016]但是,当栅极线Gn和Gn+4相对应的是不同的VCOM电极,那么栅极线Gn关闭对应的VCOM电极是被拉低,栅极线Gn+4对应的VCOM电极是被拉高的,此时两个VCOM电极对应的TP sensor pad边界处存在亮度差,也就是会出现异常TP横纹的现象。
[0017]请参阅图2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TP sensor pad和栅极gate,所述TP sensor pad呈六边形,所述TP sensor pad是VCOM电极,所述栅极线gate是触控显示屏中每行像素的TFT开关控制线;本专利采用一种新型的TP sensor pad形状设计,可以降低栅极线gate对公共电极VCOM的耦合效应的影响,从而减轻异常横纹的现象。
[0018]具体的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设计 :将原先的TP senor pad的正方形形状改为六边形形状,在TP sensor pad边界处,一条栅极线gate能够穿过多个TP senor pad,此时
同一条栅极线gate对于两个相邻的TP senor pad造成的耦合效应是一样的,且相邻两个TP senor pad的边界会由多条栅极线gate穿过,因此,栅极线Gn与栅极线Gn+4造成的耦合效应可以相互抵消,故这些栅极线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削弱TP横纹的存在。
[0019]通过改变TP sensor pad形状来减轻栅极线gate对公共电极VCOM的耦合效应,因此耦合效应产生的亮度差在TP sensor pad边界处得以削减,从而减弱异常横纹的现象,提升触控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0020]所述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由若干块横向和纵向排列的TP sensor pad组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中心的TP sensor pad外侧排列五块外围TP sensor pa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TP sensor pad和栅极gate,其特征在于:所述TP sensor pad呈六边形,所述TP sensor pad是VCOM电极,所述栅极线gate是触控显示屏中每行像素的TFT开关控制线;高刷新内嵌式触控面板设计:将原先的TP senor pad的正方形形状改为六边形形状,在TP sensor pad边界处,一条栅极线gate能够穿过多个TP senor pad,此时同一条栅极线g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郑剑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