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53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计量检具技术领域,其中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支撑组件和角度检测组件;所述固定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支撑,和对差速器内的一个半轴齿轮a进行固定;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固定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对差速器内的另一个半轴齿轮b进行驱动旋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测量转向角来间接反映齿轮间隙,可用于标定该转向角区间,该检测装置造价成本低,满足多样性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性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性小批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量检具
,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差速器是车辆传动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动力传动装置,其作用是在转向或非铺装路面上实现左右车轮或者前后车轴之间的差速运动。差速器中起着差速传动作用的是设置在内部的两只行星齿轮和两只半轴齿轮,四只齿轮组成差速传动系统,齿轮之间的侧隙则是该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参数。
[0003]目前对此项参数的测量和控制在业界不尽人意:由于在总成中直接测量齿轮侧隙较为困难,目前多数厂家在装配自动化生产线上测量半轴齿轮轴向窜动量或转向角间接反映齿轮间隙,存在的问题是检测设备造价昂贵,不满足多样性小批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基于测量转向角来间接反映齿轮间隙,可用于标定该转向角区间,该检测装置造价成本低,满足多样性小批量生产的需要。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支撑组件和角度检测组件;所述固定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对差速器壳体进行固定支撑,和对差速器内的一个半轴齿轮a进行固定;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固定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对差速器内的另一个半轴齿轮b进行驱动旋转。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组件包括套筒和第一花键芯轴;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上端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外侧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花键芯轴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花键芯轴的直径,且与所述套筒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花键芯轴远离所述安装柱的一端穿过所述差速器壳体,且与所述半轴齿轮a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花键芯轴与所述半轴齿轮a通过花键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柱和所述套筒之间过盈配合或销钉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外侧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若干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的安装孔同心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二花键芯轴、刻度盘和指针;所述第二花键芯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差速器壳体,且与所述半轴齿轮b连接,所述第二花键芯轴可带动所述半轴齿轮b转动;所述第二花键芯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指针;所述刻度盘安装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侧,且与所述指针的转动方向平行。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花键芯轴上端设置有摇臂,所述摇臂、指针和所述第二花键芯轴
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花键芯轴和所述半轴齿轮b通过花键连接。
[0014]一种使用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选择待检测的差速器;
[0016]步骤二,将所述减速器且靠近半轴齿轮a轴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撑组件上,且对半轴齿轮a进行固定;
[0017]步骤三,将角度检测组件安装于减速器上,且与半轴齿轮b连接;
[0018]步骤四,操作摇臂,控制半轴齿轮b沿一个方向旋转至极限状态,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值,反向旋转摇臂,控制半轴齿轮b沿反方向旋转至极限状态,再次读取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值;
[0019]步骤五,计算差速器的转向角。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通过设置于下侧的固定支撑组件和上侧的角度检测组件,基于测量转向角来间接反映齿轮间隙,与常用的自动化生产线测量转向角不同的,该检测装置不包含限位器、传感器、控制器等大量的电器机构,纯机械装置简单可靠;而且自动化生产线测量转向角仅能测量一个随机位置的间隙,而实际的差速器系统转向角是一个区间,所以,自动化生产线测量转向角无法给定该区间数值;本装置手工测量可用于标定该转向角区间,用于科研和生产线的标定。且本申请的检测装置造价成本低,满足多样性小批量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真空包装蛋品装入泡沫盒机构的剖视图。
[0022]图中附图标记:
[0023]100、底座;
[0024]200、固定支撑组件;210、套筒;220、第一花键芯轴;221、安装柱;230、支撑盘;231、螺纹孔;
[0025]300、角度检测组件;310、第二花键芯轴;320、刻度盘;330、指针;340、摇臂;
[0026]400、差速器壳体;410、安装孔;
[0027]500、半轴齿轮a;
[0028]600、半轴齿轮b。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参见图1,包括底座100、固定支撑组件200和角度检测组件300;固定支撑组件200设置于底座100上,且用于对差速器壳体400进行固定支撑,和对差速器内的一个半轴齿轮a500进行固定;角度检测组件300设置于差速
器壳体400上,且位于远离固定支撑组件200的一端,用于对差速器内的另一个半轴齿轮b600进行驱动旋转。在使用该检测装置对差速器总成转向角进行检测时,通过固定支撑组件200对减速器壳体进行支撑,同时对半轴齿轮a500进行固定,使用角度检测组件300控制半轴齿轮b600进行控制,使其进行旋转,此时,半轴齿轮a500固定,半轴齿轮b600在角度检测组件300的控制下所旋转获取的角度值,可以以此评估半轴齿轮、行星齿轮之间齿轮间隙的大小。
[0032]固定支撑组件200包括套筒210和第一花键芯轴220。套筒210一端与底座100连接,上端设置有支撑盘230,支撑盘230的外侧与差速器壳体400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撑盘230的外侧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31,若干螺纹孔231与差速器壳体400上的安装孔410同心分布。在固定时,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410和螺纹孔231固定连接。
[0033]第一花键芯轴22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安装柱221,安装柱221直径大于第一花键芯轴220的直径,且与套筒210内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花键芯轴220远离安装柱221的一端穿过差速器壳体400,且与半轴齿轮a500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花键芯轴220与半轴齿轮a500通过花键固定连接,安装柱221和套筒210之间过盈配合或销钉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套筒210可以对第一花键芯轴220进行固定,且与差速器外壳之间无接触。第一花键芯轴220与半轴齿轮a50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花键固定,具体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固定支撑组件(200)和角度检测组件(300);所述固定支撑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且用于对差速器壳体(400)进行固定支撑,和对差速器内的一个半轴齿轮a(500)进行固定;所述角度检测组件(300)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400)上,且位于远离所述固定支撑组件(200)的一端,用于对差速器内另的一个半轴齿轮b(600)进行驱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组件(200)包括套筒(210)和第一花键芯轴(220);所述套筒(210)一端与所述底座(100)连接,上端设置有支撑盘(230),所述支撑盘(230)的外侧与所述差速器壳体(400)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花键芯轴(22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安装柱(221),所述安装柱(221)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花键芯轴(220)的直径,且与所述套筒(210)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花键芯轴(220)远离所述安装柱(221)的一端穿过所述差速器壳体(400),且与所述半轴齿轮a(50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键芯轴(220)与所述半轴齿轮a(500)通过花键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221)和所述套筒(210)之间过盈配合或销钉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转向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230)的外侧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31),若干所述螺纹孔(231)与所述差速器壳体(400)上的安装孔(410)同心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继松王小乾徐树存张石赵文楚张全戴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