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煤脱水提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220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褐煤脱水提质系统,系统包括第一混合器、干燥器、分离器、储仓、引风机,第一混合器与烟气发生炉连通;干燥器用于干燥褐煤,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器、连接管和第二干燥器,第一干燥器第一进口与存储褐煤的原煤储料仓连通,第一干燥器第二进口与第一混合器连通,第一干燥器的出口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与第二干燥器的进口连通;分离器的进口与第二干燥器的出口连通,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第一混合器的第二进口连通;引风机设在分离器与第一混合器之间管路上用于为褐煤、烟气进入干燥器、分离器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褐煤干燥脱水过程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同时降低烟道中氧含量,避免干燥中出现褐煤燃烧甚至爆炸现象,提高安全性、经济性。经济性。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褐煤脱水提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褐煤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煤脱水提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劣质低阶煤的利用技术成为能源和化工领域的研究重点。我国褐煤储量占总煤炭储量的13%,大部分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云南地,这些地区褐煤埋藏浅,煤层厚度大,开采方便,是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支脉。褐煤具有清洁、低挥发分、低含硫量的优点,但其缺点也比较突出:含水量大、燃点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褐煤包含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含氧量高达15%~30%,因此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在空气中易风化崩碎和氧化自燃。褐煤内部微孔结构发达,全水分含量很髙,在25%~60%。褐煤高含水量、低热值的特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利用。所对褐煤进行干燥,减少其含水量对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褐煤蒸发干燥技术主要有3种:转筒式干燥工艺,流化床干燥工艺,气流干燥王艺。转筒干燥适用于块状、泥状等物料的连续干燥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因设备规格大,一次性投资多,不易安装、拆卸,且在干燥器内存在一定的返混现象。流化床干燥使原煤颗粒呈悬浮或沸腾状态,通过传导和对流传热使物料升温,并实现水分蒸发迁移,从而达到干燥目的,但需考虑氧含量、着火、燃烧炉结构等问题。气流干燥装置结构简单,处理量大,气固两相并流操作,热效率高,颗粒分散显著,料气比低,体积传热系数大,物料干燥时间短,运行费用低。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13955834U公开一种利用烟气循环热力脱水提质褐煤的系统,该系统利用高温烟气,通过滚筒干燥机对褐煤进行脱水干燥,存在问题是:该设备规格大,一次性投资多,不易安装、拆卸,存在返潮现象。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104048479A公开一种基于余热回用的两级流化床褐煤干燥系统,该系统利用高温烟气,通过滚筒干燥机对褐煤进行脱水干燥,存在问题是:设备规格大,一次性投资多,不易安装、拆卸,存在返潮现象;且在干燥系统中以内加热式流化床作为主干燥设备,利用蒸汽对褐煤进行脱水干燥,但蒸汽相对烟气余热来讲,品质相对较高,且无法降低烟道中氧含量,可能会在干燥脱水过程中出现燃烧甚至爆炸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褐煤脱水提质系统,以解决现有干燥设备一次性投资多,不易安装、拆卸,且存在返潮现象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褐煤脱水提质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
[0009]第一混合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一进口与烟气发生炉连通;
[0010]干燥器,用于干燥褐煤,所述的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器、连接管和第二干燥器,所
述的第一干燥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第一进口与存储褐煤的原煤储料仓连通,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第二进口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出口与所述的连接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连接管的出口与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进口连通;
[0011]分离器,用于将煤粉与烟气分离,所述的分离器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的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二进口连通;
[0012]储仓,用于存储干燥后的褐煤,所述的储仓与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二出口连通;
[0013]引风机,设置在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二进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为褐煤、烟气进入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分离器提供动力。
[0014]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的烟气发生炉之间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的流量计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的干燥器内的烟气流量。
[001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一进口与烟气发生炉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的流量计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的第一混合器内的烟气流量。
[0016]优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二混合器,所述的第二混合器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的连接管之间,或设置在所述的连接管与所述的第二干燥器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呈弧形,弧形的连接管朝远离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的方向弯曲。
[0018]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均呈柱状,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直径。
[001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混合器、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分离器可拆卸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第二进口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出口的口径逐渐收窄。
[0021]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进口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出口的口径逐渐收窄。
[0022]优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除尘器,所述的分离器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的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储仓连通,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的除尘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的除尘器具有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的除尘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储仓连通,所述的除尘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连通。
[002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混合器、干燥器、分离器、引风机,使褐煤干燥脱水过程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同时降低烟道中氧含量,避免干燥脱水过程中出现褐煤燃烧甚至爆炸现象,提高系统安全性,提高褐煤质量;烟气循环利用发电厂锅炉烟气余热,降低了烟气排放量,提高了运行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24]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褐煤脱水提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以上附图中:1

原煤储料仓,2

螺旋送料机,3

干燥器,31

第一干燥器,32

连接
管,33

第二干燥器,4

第二混合器,5

分离器,7

引风机,8

储仓,9

第一混合器,10

第一混合器与烟气发生炉连通的管路上的流量计;11

烟气发生炉;12

第一干燥器与烟气发生炉之间管路上的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8]如图1、图2所示的褐煤脱水提质系统,系统包括第一混合器9、干燥器3、分离器5、储仓8、引风机7。
[0029]待处理褐煤储存在原煤储料仓1内,存储褐煤的原煤储料仓1中的褐煤经过螺旋送料机2送入干燥器3内,可根据褐煤的含水率调节螺旋送料电机的转速来控制进入干燥器3内褐煤的流量。
[0030]第一混合器9的结构如下:第一混合器9具有进口、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混合器9的第一进口与烟气发生炉11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褐煤脱水提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第一混合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一进口与烟气发生炉连通;干燥器,用于干燥褐煤,所述的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器、连接管和第二干燥器,所述的第一干燥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第一进口与存储褐煤的原煤储料仓连通,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第二进口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出口与所述的连接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连接管的出口与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进口连通;分离器,用于将煤粉与烟气分离,所述的分离器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的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二进口连通;储仓,用于存储干燥后的褐煤,所述的储仓与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二出口连通;引风机,设置在所述的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二进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为褐煤、烟气进入所述的干燥器、所述的分离器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脱水提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干燥器与所述的烟气发生炉之间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的流量计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的干燥器内的烟气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煤脱水提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混合器的第一进口与烟气发生炉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的流量计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的第一混合器内的烟气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嵩涛朱德力张庚魏来王晓刚姚啸林韦振祖赵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