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辅助变流器
,特别地涉及一种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辅助变流器作为列车的重要供电单元一直在不断升级,原先笨重的变流装置逐渐被小型高效的变流器所取代。为了实现变流器的高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研究人员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器件和新的电路拓扑组合等各种方式来实现辅助变流器高功率密度的目标。
[0003]但是,目前针对变流器模块的结构布局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现有变流器模块大多采用平面二维布局结构,各个功能单元基本布局在一个平面内,占用面积大、空间利用率小且不利于整合安装;同时难以实现各个功能单元的模块化装配,各个功能单元的装配较为复杂,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及装配方法,针对变流器模块的结构布局进行设计,以实现功能单元的模块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表面上安装有半导体器件,沿垂直且远离所述半导体器件所在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复合母排、电容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复合母排覆盖在所述半导体器件上方,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用于安装电容器的电容支架,所述电容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散热器且其顶部支撑所述控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斩波电容单元与LLC电容单元,所述斩波电容单元与所述LLC电容单元中均包括在垂直于所述散热器表面的平面内均布的多个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电连接所述复合母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母排为弯折结构,其包括覆盖在所述半导体器件上方的第一部分以及弯折后位于所述斩波电容单元的外侧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分别电连接所述LLC电容单元与所述斩波电容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斩波电容单元中的电容器为正负极位于同一端,且所述斩波电容单元的多个电容器的正负极所在的电极端朝向相同且朝向所述第二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支架包括对应所述斩波电容单元的第一电容支架,所述第一电容支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支柱以及设置所述两个支柱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柱底部固定于所述散热器;其中,所述斩波电容单元中的电容器夹持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斩波电容单元中的电容器的正负极共同所在的电极端容纳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的安装口中,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上的螺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中具有防止所述电极端脱出所述安装口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为所述安装口口沿内侧的台阶状结构,所述电极端抵接于所述台阶状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支架包括对应所述LLC电容单元的第二电容支架,所述第二电容支架包括上下两个支撑梁,所述LLC电容单元中的电容器以卧置的姿态夹持于所述两个支撑梁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铜排连接所述复合母排的第一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三电平DCDC变流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LLC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沛南,周帅,宋森,易滔,赵清良,耿志东,谢伟,颜旭,杨浩,张云瀚,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