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偏转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86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轮毂偏转装置及车辆,其中,所述轮毂偏转装置包括轮毂件(1)和偏转件,所述偏转件设置有从所述轮毂件(1)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轮毂件(1)的后侧的偏转斜面(2),所述偏转斜面(2)的至少一部分与前后方向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轮毂件内后侧的偏转件可以使得碰撞后向后移动的轮毂件转换为向内转向,以改变车辆的方向,从而可以避免碰撞物,特别是可以应对偏置碰撞,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偏转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轮毂偏转装置,并且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小偏置碰撞是C

IASI的前碰工况,从美国IIHS引入的工况,也是考验车辆碰撞性能最恶劣的工况,各大主机厂也都以小偏置碰撞成绩得到Good评价为荣,近年来小偏置碰撞的成绩备受市场和媒体关注。
[0003]由于小偏置碰撞的撞击位置是整车宽度的25%处,所以一般纵梁和吸能盒不会参与碰撞吸能,所以小偏置碰撞对车体的考验非常大,该工况对乘员的伤害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偏转装置,以提高车辆的应对小偏置碰撞的能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轮毂偏转装置,其中,所述轮毂偏转装置包括轮毂件和偏转件,所述偏转件设置有从所述轮毂件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轮毂件的后侧的偏转斜面,所述偏转斜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前后方向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
[0006]可选择的,所述偏转斜面为凹陷的弯曲面,所述弯曲面的曲率圆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0007]可选择的,所述偏转斜面为围绕竖直的中心轴线的圆弧面。
[0008]可选择的,所述偏转件包括形成有所述偏转斜面的偏转板。
[0009]可选择的,所述偏转板位于内侧的一端与所述轮毂件的内侧表面之间的横向距离为20mm

30mm。
[0010]可选择的,所述偏转件包括后侧板和内侧板,所述后侧板和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偏转板围绕竖直轴围成闭合结构。
[0011]可选择的,所述偏转斜面分别与所述后侧板的后侧表面和所述内侧板的内侧表面相切。
[0012]可选择的,所述偏转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后侧板、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偏转板围成封闭结构。
[0013]可选择的,所述偏转板上设置有沉孔安装孔,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通孔。
[0014]另外,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轮毂偏转装置。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轮毂件内后侧的偏转件可以使得碰撞后向后移动的轮毂件转换为向内转向,以改变车辆的方向,从而可以避免碰撞物,特别是可以应对偏置碰撞,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轮毂偏转装置的结构从上向下观察的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偏转件的立体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轮毂件
ꢀꢀꢀꢀꢀꢀꢀꢀꢀꢀꢀꢀ2ꢀꢀꢀ
偏转斜面
[0020]3ꢀꢀꢀꢀ
偏转板
ꢀꢀꢀꢀꢀꢀꢀꢀꢀꢀꢀꢀ4ꢀꢀꢀ
后侧板
[0021]5ꢀꢀꢀꢀ
内侧板
ꢀꢀꢀꢀꢀꢀꢀꢀꢀꢀꢀꢀ6ꢀꢀꢀ
顶板
[0022]7ꢀꢀꢀꢀ
沉孔安装孔
ꢀꢀꢀꢀꢀꢀꢀꢀ8ꢀꢀꢀ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4]本方案中所提到的“前、后”对应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内、外”为轮毂的内侧和外侧。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偏转装置,其中,所述轮毂偏转装置包括轮毂件1和偏转件,所述偏转件设置有从所述轮毂件1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轮毂件1的后侧的偏转斜面2,所述偏转斜面2的至少一部分与前后方向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
[0026]如图1所示,偏转件位于轮毂件1的内侧和后侧的交界位置,其上的偏转斜面2从轮毂件1的后侧延伸到内侧,特别是,该偏转斜面2的至少一部分与前后方向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是指沿前后方向的直线与位于该直线内侧部分的偏转斜面2的夹角。
[0027]当出现碰撞时,轮毂件1向后朝向偏转件移动而碰撞到偏转斜面2,由于偏转斜面2与碰撞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其反作用力为向前方向和向外方向之间的一个方向,从而使得轮毂件1的后部向外移动,相应的轮毂件1的前部向内移动,即使得轮毂件1向内转向,从而可以避开碰撞,特别是,可以避开对应于轮毂件1所在这一侧的偏置碰撞。
[0028]本方案所依据的原理是,在轮毂件的内后侧设置偏转斜面,通过该偏转斜面为向后移动的轮毂件提供朝向前外侧的反作用力(轮毂件对偏转斜面的作用力垂直于偏转斜面被碰撞的部分,反作用力为反向方向),以实现轮毂件的转向,而避开碰撞物体。
[0029]本方案中,设置在轮毂件内后侧的偏转件可以使得碰撞后向后移动的轮毂件转换为向内转向,以改变车辆的方向,从而可以避免碰撞物,特别是可以应对偏置碰撞,提高车辆的行车安全性。
[0030]可选择的,所述偏转斜面2为凹陷的弯曲面,所述弯曲面的曲率圆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偏转斜面2围绕竖直方向的中心轴线向内后方向凹陷,形成弯曲面。在碰撞时,轮毂件1可以位于不同的角度位置,例如向外或向内转向的位置,其向后碰撞时在偏转斜面2上的作用位于不同,而弧形弯曲的偏转斜面2根据位于不同角度位置的轮毂件1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反作用力,其中,当轮毂件1向内转向时,相比于其向前朝向时,反作用力的方向更偏向前而不是偏向外,当轮毂件1向外转向时,相比于其向前朝向,反作用力的方向更偏向外而不是偏向前。
[00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偏转斜面2可以是平坦的表面。
[0032]进一步的,所述偏转斜面2为围绕竖直的中心轴线的圆弧面。偏转斜面2为平滑的
圆弧面。当轮毂件1处于不同的转向角度时,其与偏转斜面2的碰撞位置处于偏转斜面2的后侧一端和内侧一端之间,不同的碰撞位置的表面的垂直直线(即为反作用力方向)均指向中心轴线,以根据不同的碰撞角度提供不同角度的反作用力,保证处于不同转向角度的轮毂件1均能在反作用力下转向到合适的角度,以避免碰撞物体。
[0033]如图1所示,轮毂件1的内侧表面和外周面的交界处与偏转斜面2碰撞,其反作用力方向取决于偏转斜面2的被碰撞位置的表面的朝向(所垂直的直线方向)。
[0034]其中,所述偏转件包括形成有所述偏转斜面2的偏转板3。偏转板3可以为弯曲板件或平板件,其从轮毂件1的后侧延伸到内侧,朝向轮毂件1的表面即为偏转斜面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块状物体来形成偏转斜面2。
[0035]进一步的,所述偏转板3位于内侧的一端与所述轮毂件1的内侧表面之间的横向距离为20mm

30mm。如图1所示,其中的上部即为内侧,偏转板3的上端相比于轮毂件1的上边缘向上凸出,其尺寸约为20mm

30mm,这使得轮毂件1处于向外转向的角度时,碰撞后向后移动也可以碰撞于偏转板3。
[0036]另外,所述偏转件包括后侧板4和内侧板5,所述后侧板4和所述内侧板5与所述偏转板3围绕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偏转装置包括轮毂件(1)和偏转件,所述偏转件设置有从所述轮毂件(1)的内侧延伸到所述轮毂件(1)的后侧的偏转斜面(2),所述偏转斜面(2)的至少一部分与前后方向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斜面(2)为凹陷的弯曲面,所述弯曲面的曲率圆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斜面(2)为围绕竖直的中心轴线的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件包括形成有所述偏转斜面(2)的偏转板(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板(3)位于内侧的一端与所述轮毂件(1)的内侧表面之间的横向距离为20mm

30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程刘红领顾昌明赖诚汪庆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