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行人保护试验的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碰撞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行人保护试验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伤害,各国法规和NCAP新车评价规程均将汽车行人保护性能纳入重点考核项目。行人保护试验是采用冲击器以一定的冲击速度及角度撞击汽车前端结构,冲击器分为头型和腿型,通过采集头型加速度、腿型力矩及膝部拉伸位移信号来评价汽车对行人的伤害程度。
[0003]实验时,发射系统以规定的速度将头型冲击器抛出,此时冲击器处于自由飞行状态,当冲击器与汽车前端结构发生碰撞后,会受到巨大的反弹力使其反弹,反弹会导致冲击器与设备发射端、非测试区域或地面发生碰撞,不仅会对冲击器本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还会存在伤害设备、伤害试验人员的风险。
[0004]目前针对于头型实验,是在实验室顶部安装吊环,将连接头部模型的绳索穿过吊环,实验时通过试验人员拉拽绳子的方式将头型模型回收。此方法对实验人员而言劳动强度大,且拉拽时间点不易控制,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于腿型实验,在发射器前部布置一扇木门或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行人保护试验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滑轮机构(2)、气压机构(3)、拉绳(4)、冲击器(5);所述主体框架(1)为龙门架结构,所述主体框架(1)的左右两侧竖梁上对称安装横梁(1.6),在所述横梁(1.6)的外端安装上端拉绳环(1.7),所述竖梁下部安装下端拉绳环(1.4);左、右所述竖梁上所述气压机构(3)与所述滑轮机构(2)相连;所述拉绳(4)由主绳、上绳、下绳组成;所述主绳一端经过所述滑轮机构(2)中的静滑轮(2.4)、动滑轮(2.3)后固定,所述主绳另一端穿过所述上端拉绳环(1.7)后与所述上绳、所述下绳相连;所述上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冲击器(5)相连;所述下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下端拉绳环(1.4)后与所述冲击器(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行人保护试验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机构(2)包括活塞杆(2.1)、动滑轮载体(2.2)、动滑轮载体导轨(2.5)、电磁铁(2.8)和框架;所述主体框架(1)的左右所述竖梁上所述静滑轮(2.4)与所述框架上下设置;所述动滑轮载体导轨(2.5)纵向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活塞杆(2.1)底端与所述气压机构(3)相连,所述活塞杆(2.1)顶端与所述动滑轮载体(2.2)相连,所述动滑轮(2.3)安装在所述动滑轮载体(2.2)上;所述电磁铁(2.8)设置在所述框架上部,用于试验前将所述动滑轮载体(2.2)吸附在所述框架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行人保护试验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机构(2)还包括位移传感器(2.6),所述位移传感器(2.6)设置在所述框架上部,用于检测所述动滑轮载体(2.2)在试验前是否在起始位置以及试验时的运动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行人保护试验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机构(2)还包括弹簧阻尼保护器(2.7),所述弹簧阻尼保护器(2.7)设置在所述框架下部,用于防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平,李充,宋颖,张帆,鲁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