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69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包括与起重机进行安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多组设置于转动轴周围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的限位板,且靠近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放至限位板上的第二齿轮,多组所述螺纹杆连接有与转动轴相连接的升降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的移动组件,此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解决了原本铸模装置无法去除模具内壁毛刺,从而影响脱模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治理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指的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而地质灾害治理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0003]目前,在地质灾害治理中通常会用到抗滑桩,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现有的抗滑桩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桩铸模成形,但是现有的铸模装置在将抗滑桩模具制造好之后,模具内壁会存在大量毛刺,当抗滑桩在模具中成型后,内壁的毛刺会影响脱模的工作,导致后期工作进度缓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去除模具毛刺的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包括:与起重机进行安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多组设置于转动轴周围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的限位板,且靠近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放至限位板上的第二齿轮,多组所述螺纹杆连接有与转动轴相连接的升降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的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和移动组件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螺纹杆上并与其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套,多组所述螺纹套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活动连接的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上设置有多组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架,多组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与第一移动板之间形成限位槽,通过设置了升降组件,有效地提高了实用性。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限位槽进行滑动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移动板和限位框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移动板相适配的限位轴,所述第二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座,多组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齿轮带,所述限位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带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设置有打磨件,通过设置了移动组件,有效地提高了毛刺的去除力度。
[0008]优选的,所述打磨件包括一端设置于第三齿轮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砂轮,有利于对毛刺进行去除。
[0009]优选的,多组所述所述螺纹杆以转动轴为圆心,呈等比例圆周分布,使得整体在模具中的升降更加稳定。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第一移动板的四角处,便于不影响整体工作的前提下,将第一移动板和限位框进行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设置于第二移动板四角处,使打磨件更好的对矩形模具内壁的毛刺进行打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解决了原本铸模装置无法去除模具内壁毛刺,从而影响脱模的问题,通过设置了移动组件,使得矩形模具四壁的毛刺均可以得到有效去除,有效地提高了毛刺的去除力度,通过设置了升降组件,带动了移动组件在模具中进行升降,使模具中的毛刺均可以得到去除,有效地提高了实用性。
[0014]2.本技术通过将螺纹杆以转动轴为圆心呈等比例设置,使得整体在模具中的升降更加稳定。
[0015]3.本技术通过将连接架设置四组,并位于第一移动板的四角处,使得连接架在不影响滑动块移动的同时,也稳定地将第一移动板和限位框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B区域放大图。
[0020]图中:1

转动轴;2

第一齿轮;3

螺纹杆;4

限位板;5

第二齿轮;6

升降组件;7

移动组件;8

螺纹套;9

第二移动板;10

第一移动板;11

连接架;12

限位框;13

限位槽;14

滑动块;15

滑动板;16

电动机;17

限位轴;18

固定座;19

齿轮带;20

第三齿轮;21

打磨件;22

固定轴;23

打磨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包括:与起重机进行安装的转动轴1,所述转动轴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多组设置于转动轴1周围的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1进行转动连接的限位板4,且靠近第一齿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放至限位板4上的第二齿轮5,多组所述螺纹杆3连接有与转动轴1相连接的升降组件6;设置于升降组件6上的移动组件7。
[0024]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设置于螺纹杆3上并与其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套8,多组所述螺纹套8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1活动连接的第一移动板10和第二移动板9,所
述第一移动板10上设置有多组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架11,多组所述连接架11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2,限位框12的面积稍微小于模具内壁的面积大小,所述限位框12与第一移动板10之间形成限位槽13。
[0025]其中,为了在对模具内壁进行打磨时的升降移动更加稳定,多组所述所述螺纹杆3以转动轴1为圆心,呈等比例圆周分布。
[0026]另外,为了使第一移动板10和限位框1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连接架11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位于第一移动板10的四角处。
[0027]抗滑桩的的形状通常以矩形柱为主,其模具为内部空心的矩形柱,大小一般统一,当抗滑桩的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对模具内壁的毛刺进行去除,首先将转动轴1安装在起重机上,再通过起重机将整体吊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起重机进行安装的转动轴(1),所述转动轴(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多组设置于转动轴(1)周围的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1)进行转动连接的限位板(4),且靠近第一齿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放至限位板(4)上的第二齿轮(5),多组所述螺纹杆(3)连接有与转动轴(1)相连接的升降组件(6);设置于升降组件(6)上的移动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设置于螺纹杆(3)上并与其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套(8),多组所述螺纹套(8)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1)活动连接的第一移动板(10)和第二移动板(9),所述第一移动板(10)上设置有多组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架(11),多组所述连接架(11)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2),所述限位框(12)与第一移动板(10)之间形成限位槽(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治理抗滑桩铸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7)包括与限位槽(13)进行滑动连接的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陈春阳张业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兴业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