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157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的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变压器本体,固定外壳一侧开口,且内部安装有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还包括循环油冷机构,循环油冷机构包括保护外壳、循环油冷组件,保护外壳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开口处,且保护外壳内部安装有循环油冷组件,循环油冷组件包括循环泵、散热装置、连通管、吸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循环泵使得散热装置和吸热装置内部的油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并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吸热装置把散热鳍片的热量吸收掉,通过散热装置使得油液的热量传递到散热装置周围的空气中,实现了对变压器散热的功能。对变压器散热的功能。对变压器散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日常生活中的变压器的驱动电路副边与主电路有耦合关系,所以要对驱动电路进行隔离,对于驱动电路的散热也是一个问题。
[0003]目前,变压器为了保证自身的散热效果,主要采用油冷散热的方式,传统的油冷散热装置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为此现有的变压器在油冷散热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水冷或风冷装置,配合油冷实现对变压器的降温,但是外加水冷或风冷装置不仅导致变压器的体积变大,还增加了能耗,特别是外加水冷装置的变压器体积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变压器本体,固定外壳一侧开口,且内部安装有变压器本体,变压器本体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还包括循环油冷机构,循环油冷机构包括保护外壳、循环油冷组件,保护外壳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开口处,且保护外壳内部安装有循环油冷组件,循环油冷组件包括循环泵、散热装置、连通管、吸热装置,循环泵的出液端连通有散热装置,进液端连通有吸收散热鳍片的热量的吸热装置,散热装置远离循环泵的一端与吸热装置远离循环泵的一端通过连通管连通。
[0007]优选的,散热装置包括出液头、散热管、进液头、直通管,出液头与进液头相对设置,且出液头与循环泵连通,进液头与连通管连通,出液头与进液头之间连通有直通管,直通管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旋设置的散热管,且散热管之间交错设置,且相互不接触,散热管两端分别与出液头和进液头连通。
[0008]优选的,直通管设有两段,且两段之间设置有气流发生器,气流发生器包括安装管件、内转动套、外转动套,安装管件密封连接在两段直通管之间,安装管件内壁上开设有内环形槽,且内环形槽内侧转动连接有内转动套,安装管件外壁上开设有外环形槽,且外环形槽内侧转动连接有外转动套,内转动套内壁上以及外转动套外壁上均设置有扇叶,内转动套外壁上和外转动套内壁上均内嵌有若干个等角度设置的永磁铁,且位于内转动套。
[0009]优选的,吸热装置包括分流盒、吸热管、聚流盒,分流盒与连通管连通,聚流盒与循
环泵的进液端连通,分流盒和聚流盒之间连通有若干个吸热管,且吸热管与散热鳍片接触。
[0010]优选的,吸热管和散热管为铝管或铜管。
[0011]优选的,保护外壳位于散热装置两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进出气栅格。
[0012]有益效果在于:
[0013]1、可以通过循环泵使得散热装置和吸热装置内部的油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并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吸热装置把散热鳍片的热量吸收掉,通过散热装置使得油液的热量传递到散热装置周围的空气中,实现了对变压器散热的功能;
[0014]2、散热管设置多个且均螺旋设置不仅增加了单位油液的表面积,还增加了油液的散热过程中的流动时间,提高了散热效率。
[0015]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循环油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循环油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循环油冷组件的主视图;
[0021]图5是图4的A

A剖视图;
[0022]图6是图5的I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固定外壳;2、变压器本体;3、循环油冷机构;31、保护外壳;32、循环油冷组件;321、循环泵;322、散热装置;3221、出液头;3222、散热管;3223、进液头;3224、直通管;3225、安装管件;3226、内转动套;3227、外转动套;323、连通管;324、吸热装置;3241、分流盒;3242、吸热管;3243、聚流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包括固定外壳1、变压器本体2,固定外壳1一侧开口,且内部安装有变压器本体2,变压器本体2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还包括循环油冷机构3,循环油冷机构3包括保护外壳31、循环油冷组件32,保护外壳31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1的开口处,且保护外壳31内部安装有循环油冷组件32,循环油冷
组件32包括循环泵321、散热装置322、连通管323、吸热装置324,循环泵321的出液端连通有散热装置322,进液端连通有吸收散热鳍片的热量的吸热装置324,散热装置322远离循环泵321的一端与吸热装置324远离循环泵321的一端通过连通管323连通,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循环泵321使得散热装置322和吸热装置324内部的油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并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吸热装置324把散热鳍片的热量吸收掉,通过散热装置322使得油液的热量传递到散热装置322周围的空气中,实现了对变压器散热的功能。
[0028]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4和图5所示,散热装置322包括出液头3221、散热管3222、进液头3223、直通管3224,出液头3221与进液头3223相对设置,且出液头3221与循环泵321连通,进液头3223与连通管323连通,出液头3221与进液头3223之间连通有直通管3224,直通管3224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旋设置的散热管3222,且多个散热管3222之间交错设置,且相互不接触,散热管两端分别与出液头3221和进液头3223连通,这样设置由于散热管322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包括固定外壳(1)、变压器本体(2),固定外壳(1)一侧开口,且内部安装有变压器本体(2),变压器本体(2)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油冷机构(3),循环油冷机构(3)包括保护外壳(31)、循环油冷组件(32),保护外壳(31)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1)的开口处,且保护外壳(31)内部安装有循环油冷组件(32),循环油冷组件(32)包括循环泵(321)、散热装置(322)、连通管(323)、吸热装置(324),循环泵(321)的出液端连通有散热装置(322),进液端连通有吸收散热鳍片的热量的吸热装置(324),散热装置(322)远离循环泵(321)的一端与吸热装置(324)远离循环泵(321)的一端通过连通管(32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用的循环油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装置(322)包括出液头(3221)、散热管(3222)、进液头(3223)、直通管(3224),出液头(3221)与进液头(3223)相对设置,且出液头(3221)与循环泵(321)连通,进液头(3223)与连通管(323)连通,出液头(3221)与进液头(3223)之间连通有直通管(3224),直通管(3224)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旋设置的散热管(3222),且散热管(3222)之间交错设置,且相互不接触,散热管两端分别与出液头(3221)和进液头(322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伊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星牛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