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辣椒秸秆降解-原位还田变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44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种辣椒秸秆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目前,利用微生物的广泛适应性和多功能性来转化秸秆已日益受到国内外科学研究者重视,因为微生物在秸秆转化中有用途多、营养价值高、周期短、可再生等优点。作为利用秸秆资源的新途径,有着广阔的应有前景,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研制开发理想的作物秸秆快速腐熟剂已成为微生物制剂的一个热点。此类产品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些品种已应用了好几年,也有效果好的产品,但多数产品仍存在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应用效果也还需要多点试验的验证,特别是在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菌种组合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
[0004]辣椒种植面积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其秸秆已成为主要的蔬菜废弃物之一。对辣椒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0005]但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现有的用于辣椒秸秆降解的菌剂,在降解效率上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辣椒秸秆降解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包括:
[0009]将辣椒秸秆风干后,脱去木质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切片,备用;
[0010]以上述切片后的辣椒秸秆作为碳源,配制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灭菌;
[0011]将长期辣椒秸秆还田的土壤分为多组样品,分别在密封条件下,于所述培养基中进行一次静置培养;然后,摇匀,取混合液,置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震荡培养;
[0012]对多组样品进行筛选,保留分解能力强的样品,再次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进行二次静置培养,多次重复筛选、二次静置培养的过程,直至降解能力和微生物组保持稳定,即得。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任一上述的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筛选出的含秸秆降解微生物的菌剂。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筛选含秸秆降解微生物的菌剂的培养基,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蛋白胨4~6份、酵母膏1.2~2.0份、CaCO
3 1.8~2.4份、NaCl 4~6份、MgSO4·
7H2O 0.3~0.5份、K2HPO
4 0.7~0.9份、辣椒秸秆8~10份、水950~1050份。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降解辣椒秸秆能力的细菌菌群的筛选、富集培养方法,包括:
[0016]将辣椒秸秆风干后,脱去木质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切片,备用;
[0017]以上述切片后的辣椒秸秆作为碳源,配制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灭菌;
[0018]将长期辣椒秸秆还田的土壤分为多组样品,分别在密封条件下,于所述培养基中进行一次静置培养;然后,摇匀,取混合液,置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震荡培养;
[0019]对多组样品进行筛选,保留分解能力强的样品,再次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进行二次静置培养,多次重复筛选、二次静置培养的过程,直至降解能力和微生物组保持稳定,即得。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的菌剂,包括如下菌种:OTU11、OTU208、OTU225、OTU254、OTU255、OTU257、OTU262。
[002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用于具有降解辣椒秸秆能力的细菌菌群的工业化培养,获得的菌种可用于制作的菌剂、细胞固定化菌源、或生物添加至农田,以提高辣椒秸秆的还田速率。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采用本专利技术筛选出的菌剂处理后原位还田辣椒秸秆在田间土壤中的实际质量显著降低。
[0024](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对具有降解辣椒秸秆能力的细菌菌群进行筛选、富集和培养,使其总细菌中占有数量优势,进而使获得的菌液用于原位还田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辣椒秸秆的降解速率。
[0025](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培养出具有较优降解辣椒秸秆能力的协同降解细菌菌群,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组成,具有生物多样性,较纯种细菌更具优势。
[0026](4)本申请的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普适性,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辣椒秸秆降解率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辣椒秸秆降解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2]一种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包括:
[0033]将辣椒秸秆风干后,脱去木质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切片,备用;
[0034]以上述切片后的辣椒秸秆作为碳源,配制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灭菌;
[0035]将长期辣椒秸秆还田的土壤分为多组样品,分别在密封条件下,于所述培养基中
进行一次静置培养;然后,摇匀,取混合液,置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震荡培养;
[0036]对多组样品进行筛选,保留分解能力强的样品,再次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进行二次静置培养,多次重复筛选、二次静置培养的过程,直至降解能力和微生物组保持稳定,即得。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期辣椒秸秆还田的土壤为辣椒秸秆还田时间在两年以上的土壤。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去木质素的具体方法为:将辣椒秸秆在碱溶液中浸泡24~32h。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基包括:蛋白胨、酵母膏、CaCO3、NaCl、MgSO4·
7H2O、K2HPO4;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次静止培养的条件为:黑暗和29~31℃,3~4天。
[0041]在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辣椒秸秆风干后,脱去木质素,调节pH至中性,干燥,切片,备用;以上述切片后的辣椒秸秆作为碳源,配制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灭菌;将长期辣椒秸秆还田的土壤分为多组样品,分别在密封条件下,于所述培养基中进行一次静置培养;然后,摇匀,取混合液,置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对多组样品进行筛选,保留分解能力强的样品,再次于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进行二次静置培养,多次重复筛选、二次静置培养的过程,直至降解能力和微生物组保持稳定,即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辣椒秸秆还田的土壤为辣椒秸秆还田时间在两年以上的土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去木质素的具体方法为:将辣椒秸秆在碱溶液中浸泡24~32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蛋白胨、酵母膏、CaCO3、NaCl、MgSO4·
7H2O、K2HPO4;或,所述一次静止培养的条件为:黑暗和29~31℃,3~4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辣椒秸秆的培养基中,辣椒秸秆的含量为0.8~1.5%w/v,优选的,为1%w/v。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秸秆降解

原位还田变化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之群闫丽孙爱德彭金鑫胡志杰杨华化柏全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