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单一动能的连杆式岩棉抓取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棉搬运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单一动能的连杆式岩棉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岩棉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岩棉的膜进行切割、然后去膜装置对膜进行清除,最后需要对岩棉进行上料。目前在岩棉转运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方式对块状岩棉进行夹持,采用吸盘的方式进行吸附的话,由于岩棉上具有一定的不规则结构或孔隙,从而导致吸附不牢固,不便于转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抓钩方式将抓钩插入岩棉,来提高抓取的牢固性,但是由于块状岩棉的面积较大,一般会交叉设置多组抓钩,这样一来就需要设置多组驱动机构来对抓钩运动,无形中提高了制造成本以及自身的重量,并且由于抓取机构都是设置在转运机构上的,而转运机构需要进行移动,较多的驱动机构的线路就会对转运机构移动造成干扰,增加安装时线路的布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单一动能的连杆式岩棉抓取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多组驱动机构来驱动抓钩运动,提高了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以及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单一动能的连杆式岩棉抓取机构,其包括至少一组转动杆(100),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转动杆(100)均包括同步反向转动的第一转动杆(110)和第二转动杆(120),所述第一转动杆(110)和第二转动杆(120)相互平行并处于同一设定平面内,所述第一转动杆(110)和第二转动杆(120)上沿着它们的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个岩棉钩爪(200),其还包括:长连杆(300),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10)和第二转动杆(120)的之间并穿过该设定平面,且该长连杆(300)的两端通过第一短连杆(310)、第二短连杆(320)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110)和第二转动杆(120)铰接;其中,第一短连杆(310)和第二短连杆(32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110)和第二转动杆(120)固定连接,第一短连杆(310)和第二短连杆(320)的另一端分别与长连杆(300)的两端铰接;驱动源(700),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杆(110)或第二转动杆(120)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单一动能的连杆式岩棉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安装框架(400),该安装框架(400)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410),全部的所述第一转动杆(110)和第二转动杆(120)均对称地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410)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单一动能的连杆式岩棉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110)与第二转动杆(120)的个数均为两个;其还包括平行于所述设定平面的第一同步连杆(500)和第二同步连杆(600),所述第一同步连杆(500)设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10)之间,且第一同步连杆(50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同步短连杆(510)和第二同步短连杆(520)与两个第一转动杆(110)铰接;所述第二同步连杆(600)设于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120)之间,且第二同步连杆(60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同步短连杆(610)和第四同步短连杆(620)与两个第二转动杆(120)铰接;其中,第一同步短连杆(510)和第二同步短连杆(52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110)固定连接,且第一同步短连杆(510)和第二同步短连杆(52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同步连杆(500)的两端铰接;第三同步短连杆(610)和第四同步短连杆(62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动杆(120)固定连接,且第三同步短连杆(610)和第四同步短连杆(62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同步连杆(600)的两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单一动能的连杆式岩棉抓取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童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