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07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包括电机主体和编码器,还包括调节连接装置,其包括:圆环状的电机连接板,电机连接板连接在电机主体上;圆环状的编码器连接板,编码器连接板连接在编码器上;电机主体的过渡轴穿过电机连接板的通孔,编码器的连接轴穿过编码器连接板的通孔、并与过渡轴相对接;调节螺杆,其为一体结构、包括夹角为钝角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的端部固定在电机连接板上,且第一螺杆与电机连接板的夹角为锐角;编码器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螺纹孔,第二螺杆的端部连接在螺纹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操作方便快捷,便于观察维修,可以提高编码器安装同轴同心精确度与可靠性,装配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桌子
,具体涉及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集装箱码头,岸桥和轮胎吊的大型设备上都有大型电机的部件,为了参与控制,都配有编码器,在这里编码器的同轴安装装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原起升编码器联轴节与电机输出轴端为不可调式硬性连接,由于长时间磨损,或者维修后安装误差导致输出端连接轴不同心,高速运转过程中震动比较厉害,超出连接装置的承受能力,电机频繁启停运转导致编码器联轴节经常损坏有时也会导致编码器损坏 ,当出现联轴节断裂时也不易观察,一但出现故障,需要打开底座后才能判断联轴节是否断裂,而且不便维修与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可以提高编码器与电机主体同轴同心的精确度与可靠性,装配方便快捷。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包括电机主体和编码器,还包括调节连接装置,其包括:圆环状的电机连接板,所述电机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电机主体上;圆环状的编码器连接板,所述编码器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编码器上;所述电机主体的过渡轴穿过所述电机连接板的通孔,所述编码器的连接轴穿过所述编码器连接板的通孔、并与所述过渡轴相对接;调节螺杆,其为一体结构、包括夹角为钝角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电机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电机连接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编码器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0005]优选的,所述电机连接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编码器连接板的外径。
[0006]优选的,所述电机连接板的内径大于所述编码器连接板的内径。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连接板和所述编码器连接板的材质均为钢。
[0008]优选的,所述电机连接板和所述编码器连接板的厚度均为5

20mm。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主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电机连接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编码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编码器连接板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包括电机主体和编码器,还包括调节连接装置,其包括:圆环状的电机连接板,所述电机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电机主体上;圆环状的编码器连接板,所述编码器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编码器上;所述电机主体的过渡轴穿过所述电机连接板的通孔,所述编码器的连接轴穿过所述编码器连接板的通孔、并与所述过渡轴相对接;调节螺杆,其为一体结构、包括夹角为钝角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电机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电机连接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编码器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本技术的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操
作方便快捷,且便于观察维修,可以提高编码器与电机主体同轴同心的精确度与可靠性,装配方便,提高效率。
[0012]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编码器调节连接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编码器调节连接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编码器调节连接装置的电机连接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编码器调节连接装置的编码器连接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编码器调节连接装置的调节螺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包括电机主体10和编码器20,还包括调节连接装置,其包括圆环状的电机连接板30,其连接在电机主体10上;圆环状的编码器连接板40,其连接在编码器20上;调节螺杆,其为一体结构、包括夹角α为钝角的第一螺杆51和第二螺杆52;第一螺杆51的端部固定在电机连接板30上,且第一螺杆51与电机连接板40的夹角为锐角;编码器连接板40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螺纹孔41,第二螺杆52的端部连接在螺纹孔41内;电机主体10的过渡轴11穿过电机连接板30的通孔,编码器20的连接轴21穿过编码器连接板40的通孔、并与过渡轴11相对接。
[0021]本实施例的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操作方便快捷,且便于观察维修,便于编码器20的安装调节,可以提高编码器20与电机主体10同轴同心的精确度与可靠性,装配方便,提高效率。
[0022]电机连接板30与电机主体10连接,编码器20与编码器连接板40连接,电机连接板30和编码器连接板40同轴同心,可以提高过渡轴11和连接轴21相对接时同轴同心的精确度与可靠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编码器20与电机主体10同轴同心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0023]第二螺杆52的端部通过螺帽53连接在螺纹孔41内,通过调节第二螺杆52端部伸出螺帽53的长度可以实现编码器20的轴向调节,保证连接轴21能与过渡轴11相对接。螺纹孔41是长条状的,第二螺杆52在螺纹孔41内的连接位置可以移动调节,从而可以实现编码器20的径向调节,保证连接轴21能与过渡轴11同轴同心,从而可以实现编码器20与电机主体10的同轴同心。
[0024]第一螺杆51和第二螺杆52的夹角α为钝角,可以满足电机主体10在电机连接板30上的连接、可以满足编码器20在编码器连接板40上的连接,且可以满足编码器20在轴向和径向的调节,保证编码器20和电机主体10同轴同心。
[0025]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51和第二螺杆52通过加工工艺一体成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为一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第一螺杆51可以焊接在电机连接板30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电机连接板30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0026]电机连接板30的外径大于编码器连接板40的外径,电机连接板30的内径大于编码器连接板40的内径,以便使得电机连接板30能与电机主体10相适配,编码器连接板40能与编码器20相适配。
[0027]电机连接板30和编码器连接板40的材质均为钢,可以使得本实施例的调节连接装置结构稳固可靠。
[0028]电机连接板30和编码器连接板40的厚度均为5

20mm,,可以使得本实施例的调节连接装置结构稳固可靠,且重量轻、制造成本低。
[0029]电机主体10通过螺栓连接在电机连接板30上,连接和拆卸过程简单易操作,方便快捷,可以实现电机主体10和电机连接板30的紧密连接。
[0030]本实施例中,编码器20上设有固定板22,编码器连接板40与固定板22相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包括电机主体和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连接装置,其包括:圆环状的电机连接板,所述电机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电机主体上;圆环状的编码器连接板,所述编码器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编码器上;所述电机主体的过渡轴穿过所述电机连接板的通孔,所述编码器的连接轴穿过所述编码器连接板的通孔、并与所述过渡轴相对接;调节螺杆,其为一体结构、包括夹角为钝角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电机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电机连接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编码器连接板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胡立军朱德平宋晓磊魏振明刘方超周强曲艳慧辛克进王好昌江志浩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