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纱机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85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纱机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出线孔、旋转轴、联轴器、电机、导线轮、定位架、上定位轮安装架、上定位轮、压线板、压线头、前定位轮安装架、前定位轮、螺柱、弹簧、后定位轮、紧固螺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定位轮、后定位轮、上定位轮配合导线轮共同输线,增加丝线与各轮之间的包覆面积,减少丝线打滑的情况发生。设有压线板与压线头,可灵活调节压线板高度,将丝线张紧程度调节到适合输送的范围内,避免过松发生缠绕,或者过紧出现断裂。或者过紧出现断裂。或者过紧出现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纱机用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拼纱机
,具体为一种拼纱机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0003]纱分为:

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

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

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
[0004]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捻回的方向分S捻和Z 捻。在一定捻度范围内,纱的强度随捻度增加而增大。单纱的捻向和股线的捻向搭配根据股线的用途选择。通常单纱与股线采用相反捻向,即ZS或SZ。单纱与股线的拈度有一个最佳比值,在这范围内,股线强力随着股线拈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临界值时股线强力反而下降。合理选用不同性状的纤维,能够纺成不同风格的纱线,适应不同织物用途或改善服用性能。
[0005]纤维的性状和纺纱方法对纱线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环锭纱在加捻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大或减小。这时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的外层。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0006]由于化纤可以任意选择长度、细度和纤维的截面形状,外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粗、长度稍短的化纤与棉混纺,以增加成纱表面的毛型感。内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细、长度稍长的化纤,使棉纤维在纱线的外层,以便改善吸湿性能和穿着舒适感。自由端纺纱包括气流纺、静电纺、涡流纺等纺成的纱,因加捻时纤维向内转移少,纱芯与外层相比,内紧外松,结构较松散,纤维伸直度差,纤维间抱合力差,成纱强力低,但染色性和耐磨性能好。自捻纺纱纺成的纱又称自捻纱,是利用搓拈辊对须条产生周期性正反向假拈度,成纱上出现周期性无拈点,因而强力较低,一般合股成股线后再织造。
[0007]拼纱机是将纱线进行合并,制作成一股线型制品的纺织设备,适用于棉纱、化纤纤维、涤纶等各种丝线的合股生产,拼纱机在进行捻线时,将丝线绕接在输线辊进行输送捻合。现有技术中,在拼纱机进行输线时,一般通过导线轮带动丝线输出,在输不同的线时往往因为丝线打滑、过松或者过紧,进而发生缠绕或者粘连,输线发生障碍,进而导致合并工作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纱机用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支撑板、出线孔、旋转轴、联轴器、电机、导线轮、定位架、上定位轮安装架、上定位轮、压线板、压线头、前定位轮安装架、前定位轮、螺柱、弹簧、后定位轮、紧固螺母;所述支撑板为倒“U”型,安装在底板上表面;所述出线孔开在支撑板上表面前侧;所述旋转轴安装在支撑板上,穿过两侧板;所述联轴器安装在旋转轴右端;所述电机安装在联轴器右端;所述导线轮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定位架安装在底板上表面,位于支撑板下方;所述上定位轮安装架安装在定位架上表面;所述上定位轮安装在上定位轮安装架上;所述压线板安装在定位架前侧面中央;压线头安装在压线板下端;所述前定位轮安装架安装在定位架内侧;所述前定位轮安装在前定位轮安装架上;所述螺柱安装在定位架左侧板的右侧面上;所述弹簧安装在螺柱上;所述后定位轮安装在螺柱上;所述紧固螺母与螺柱配合安装。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线孔、导线轮、定位架、上定位轮安装架、上定位轮、压线板、压线头、前定位轮安装架、前定位轮、螺柱、弹簧、后定位轮、紧固螺母均为三件。通过前定位轮、后定位轮、上定位轮配合导线轮共同输线,增加丝线与各轮之间的包覆面积,减少丝线打滑的情况发生。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轮均布在旋转轴上,上侧与出线孔对应安装,下侧与上定位轮对应安装。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定位架上板前侧面中央开有螺孔;所述压线板上侧开有长孔,通过螺钉与压片安装在定位架前侧面的螺孔内。设有压线板与压线头,可灵活调节压线板高度,将丝线张紧程度调节到适合输送的范围内,避免过松发生缠绕,或者过紧出现断裂。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定位架左侧板右侧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后定位轮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前定位轮、后定位轮、上定位轮配合导线轮共同输线,增加丝线与各轮之间的包覆面积,减少丝线打滑的情况发生。
[0016]2,设有压线板与压线头,可灵活调节压线板高度,将丝线张紧程度调节到适合输送的范围内,避免过松发生缠绕,或者过紧出现断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定位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

底板、2

支撑板、3

出线孔、4

旋转轴、5

联轴器、6

电机、 7

导线轮、8

定位架、9

上定位轮安装架、10

上定位轮、11

压线板、12

压线头、13

前定位轮安装架、14

前定位轮、15

螺柱、16

弹簧、17

后定位轮、18

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板1、支撑板2、出线孔3、旋转轴4、联轴器5、电机6、导线轮7、定位架8、上定位轮安装架9、上定位轮10、压线板 11、压线头12、前定位轮安装架13、前定位轮14、螺柱15、弹簧16、后定位轮17、紧固螺母18;所述支撑板2为倒“U”型,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出线孔3开在支撑板2上表面前侧;所述旋转轴4安装在支撑板2上,穿过两侧板;所述联轴器5安装在旋转轴4右端;所述电机6安装在联轴器5右端;所述导线轮7安装在旋转轴4上;所述定位架8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位于支撑板2下方;所述上定位轮安装架9安装在定位架上表面;所述上定位轮10 安装在上定位轮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纱机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板(2)、出线孔(3)、旋转轴(4)、联轴器(5)、电机(6)、导线轮(7)、定位架(8)、上定位轮安装架(9)、上定位轮(10)、压线板(11)、压线头(12)、前定位轮安装架(13)、前定位轮(14)、螺柱(15)、弹簧(16)、后定位轮(17)、紧固螺母(18);所述支撑板(2)为倒“U”型,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出线孔(3)开在支撑板(2)上表面前侧;所述旋转轴(4)安装在支撑板(2)上,穿过两侧板;所述联轴器(5)安装在旋转轴(4)右端;所述电机(6)安装在联轴器(5)右端;所述导线轮(7)安装在旋转轴(4)上;所述定位架(8)安装在底板(1)上表面,位于支撑板(2)下方;所述上定位轮安装架(9)安装在定位架上表面;所述上定位轮(10)安装在上定位轮安装架(9)上;所述压线板(11)安装在定位架(8)前侧面中央;压线头(12)安装在压线板(11)下端;所述前定位轮安装架(13)安装在定位架(8)内侧;所述前定位轮(14)安装在前定位轮安装架(13)上;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伟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乐华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