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001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属于桑蚕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风干箱,所述风干箱机壳一侧侧板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另一侧侧板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风干箱内腔设有数组水平传动的网状传送带,顶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置于所述进料口内,底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出料端置于所述出料口内,顶部所述网状传送带下方的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与相邻侧板间设置有挡板,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下方设置有喷气管,所述网状传送带下方设有若干吹气管,若干所述吹气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吹气孔。该装置能够快速并彻底地风干湿水桑叶,除去桑叶表面水分,并且能够对桑叶进行消毒,促进桑蚕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桑蚕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桑蚕的营养来源于桑叶,作为桑蚕唯一的饲料,桑叶的质量对蚕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起决定性的作用。养蚕生产过程中,桑蚕常因吃下湿水桑叶,影响到其健康成长。桑蚕吃下湿水桑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下雨天气,尤其是南方春季持续多雨潮湿季节,采摘回来的桑叶表面通常附着大量露水或者雨水。二是饲养种蚕的时候,为了开展微粒子病防控工作,需要对采摘回来的桑叶,在喂蚕前用氯制剂、多菌灵等药物进行浸泡消毒。若直接使用湿水桑叶喂养家蚕,非常不利于蚕病防控:第一种情况常常导致蚕细菌病等蚕病频发,第二种情况也因为常吃湿水桑叶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对当代家蚕的体质、产卵量等产生极大影响。
[0003]生产中对湿水桑叶的处理,一般是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或者是利用风扇加速桑叶表面风干。随着现在养蚕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发展不断推进,这种简单处理湿水桑叶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现有处理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工厂化养蚕饲养量大,桑叶需求量多,湿水桑叶之间容易重叠黏连,简单通风处理湿水桑叶容易出现桑叶风干不彻底情况,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二是随着桑园受其他作物害虫交叉感染的情况增多,为了生产无毒蚕种,饲养种蚕的时候加强桑叶的浸泡消毒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桑叶进行风干操作面临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湿水桑叶处理工艺难以实现桑叶的快速有效风干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并彻底地风干湿水桑叶,除去桑叶表面水分,并且能够在风干过程中,对桑叶进行消毒,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促进桑蚕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工厂化持续发展。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包括风干箱,所述风干箱的机壳包括底板、顶板、面板、背板和两个侧板,所述机壳一侧侧板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另一侧侧板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风干箱内腔设有数组水平传动的网状传送带,数组所述网状传送带从上至下排布,相邻两组所述网状传送带的传动方向相反,下方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与相邻侧板的距离小于上方所述网状传送带的出料端与同一侧板的距离,顶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置于所述进料口内,底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出料端置于所述出料口内,顶部所述网状传送带下方的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与相邻侧板间设置有挡板,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下方设置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喷气方向竖直向上或与竖直向上方向呈小于20
°
的夹角,所述网状传送带下方设有若干吹气管,若干所述吹气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吹气孔,所述吹气管通过吹气总管与第一风机相连,所述吹气总管中部接入杀菌气
体发生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倾斜设置,所述挡板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机壳侧板内壁,底端设置于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挡板底端与下方所述网状传送带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5mm~20mm,所述挡板与所述机壳侧板夹角为30
°
~45
°

[0008]进一步的,所述喷气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喷气管上侧设有数个喷气嘴,所述喷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喷气支管相连,所述喷气支管末端连接喷气总管,所述喷气总管与所述风干箱外部的第二风机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吹气管水平设置,所述吹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吹气支管相连,所述吹气支管末端连接所述吹气总管,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风干箱外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采用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气流温度为40~60℃,所述喷气嘴喷出的气流速度大于所述吹气孔吹出的气流速度,所述喷气嘴喷出的气流速度为10~20m/s。
[0011]进一步的,所述喷气支管、所述喷气总管、所述吹气支管和所述吹气总管均连接在所述机壳的背板内壁。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机壳顶板设有排气扇,所述风干箱外部设置有接料框,所述接料框置于所述出料口下方。
[0013]可选的,所述杀菌气体发生器为臭氧机或二氧化氯发生器。
[0014]可选的,所述机壳底板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若干支撑板,所述网状传送带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风干机外部设置进料传送带,所述进料传送带顶部置于所述进料口内,且所述进料传送带顶部设置在顶部所述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上方。
[001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7]1.本技术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该装置通过数组网状传送带将湿水桑叶从风干箱的进料口依次输送至出料口,湿水桑叶输送过程中,在第一风机驱动下,若干吹气管顶部的吹气孔向上方的网状传送带吹送气流,加速上方网状传送带上的桑叶风干,吹气管底部的吹气孔向下方吹送气流,使下方网状传送带上桑叶的上表面快速风干,从而实现了网状传送带上桑叶上下两个表面的同时风干,进而达到提高风干效率,提升湿水桑叶表面风干彻底性的效果;吹气管通过吹气总管与第一风机相连,吹气总管中部接入杀菌气体发生器,使得吹气管吹出的气流包含杀菌气体,使桑叶在风干的同时进行消毒,省去了后续饲喂前的浸泡消毒工序,节约人力,提高桑叶消毒效率;
[0018]2.本技术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湿水桑叶进入风干箱后,在网状传送带上能够被吹气管有效风干上下两个表面,但在雨天桑叶表面雨水附着较多情况下,桑叶之间容易重叠粘连,多层桑叶的中间层难以依靠吹气管有效风干,本技术在除顶部网状传送带外,其下方的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下方均设置喷气管,湿水桑叶从上方网状传送带出料端落入下方网状传送带进料端的过程中,喷气管上的喷气嘴竖直向上或略微倾斜20
°
内的夹角向上方喷入高速气流,有利于下落的多层重叠桑叶在气流冲击下吹散分离,避免其进入下一网状传送带后仍然重叠粘连导致难以彻底风干,喷气嘴气流还能降低湿水桑叶下落速度,促使吹散开的湿水桑叶在喷气嘴气流作用下进一步加速风干,从而使得表面水附着量高的桑叶能够实现彻底有效的风干;
[0019]3.本技术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在顶部网状传送带下方的网状传送带的进料端与相邻侧板间设置有挡板,目的在于避免上方网状传送带下落的湿水桑叶被喷气嘴气流吹散后落入网状传送带与机壳侧板的间隙中,保障吹散或吹起的桑叶最终能够顺利进入下一网状传送带;
[0020]4.本技术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湿水桑叶在风干箱内的传输过程中,通过吹气管快速风干网状传送带上的桑叶上下表面并对桑叶进行消毒杀菌,通过喷气嘴吹散破坏多层桑叶的粘连状态,实现湿水桑叶表面的彻底风干,本技术设置多组网状传送装置,延长桑叶被吹气管气流作用时间,也使桑叶在多次下落过程中被喷气嘴多次吹散,从而实现湿水桑叶在风干箱内传输过程中被彻底风干。
附图说明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包括风干箱(1),所述风干箱(1)的机壳(11)包括底板(12)、顶板(13)、面板、背板(14)和两个侧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1)一侧侧板(15)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6),另一侧侧板(1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7),所述风干箱(1)内腔设有数组水平传动的网状传送带(2),数组所述网状传送带(2)从上至下排布,相邻两组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传动方向相反,下方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进料端与相邻侧板(15)的距离小于上方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出料端与同一侧板(15)的距离,顶部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进料端置于所述进料口(16)内,底部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出料端置于所述出料口(17)内,顶部所述网状传送带(2)下方的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进料端与相邻侧板(15)间设置有挡板(3),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进料端下方设置有喷气管(4),所述喷气管(4)的喷气方向竖直向上或与竖直向上方向呈小于20
°
的夹角,所述网状传送带(2)下方设有若干吹气管(5),若干所述吹气管(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吹气孔(51),所述吹气管(5)通过吹气总管(52)与第一风机(6)相连,所述吹气总管(52)中部接入杀菌气体发生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水桑叶快速风干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倾斜设置,所述挡板(3)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机壳(11)侧板(15)内壁,底端设置于所述网状传送带(2)的进料端上方,所述挡板(3)底端与下方所述网状传送带(2)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5mm~20mm,所述挡板(3)与所述机壳(11)侧板(15)夹角为30
°
~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冠睦贝建设莫琳谭汪英覃丽双覃耀冠何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