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8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塑料模具本体,且底座的内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泵和导流架,所述循环泵位于导流架的下方,所述塑料模具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液腔道。该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通过第一副流管、导流管和第二副流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导流架的一部分冷却液输入不同位置上的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为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提供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而避免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后半段内的冷却液温度过高造成后半段塑料模具本体冷却效果差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模具
,具体为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0003]然而,现有的塑料模具在塑料件加工成型后需要进行冷却硬化,现有的塑料模具大多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在流动时容易出现冷却液温度逐步升高,进而造成冷却液流动的后半段温度较高,冷热交换速率慢,进而造成塑料模具冷却效率差,冷却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塑料模具冷却效率差,冷却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塑料模具本体,且底座的内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泵和导流架,所述循环泵位于导流架的下方,所述塑料模具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液腔道,且塑料模具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一冷却液腔道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冷却液腔道,所述第一冷却液腔道的一端与导流架之间设置有主流管,且第一冷却液腔道的一侧外壁上与导流架之间靠近主流管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副流管,所述导流架的顶部靠近第二冷却液腔道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第二冷却液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副流管,所述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塑料模具本体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第二冷却液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散热管与循环泵之间设置有回流管。
[0006]优选的,所述循环泵和导流架与连接箱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液腔道的横截面为螺旋形。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液腔道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冷却液腔道对称设置在塑料模具本体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液腔道的横截面为S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主流管的内径大于第一副流管和第二副流管的内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通过第一副流管、导流管和第二副流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将导流架的一部分冷却液输入不同位置上的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为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提供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而避免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后半段内的冷却液温度过高造成后半段塑料模具本体冷却效果差的问题,进而造成塑料件冷却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也无
法提高冷却的效率,冷却效果差,通过第一冷却液腔道和第二冷却液腔道可以提高冷却液与塑料模具本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冷却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塑料模具本体侧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塑料模具本体仰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导流架俯视图。
[0016]图中:1、底座;2、塑料模具本体;3、循环泵;4、导流架;5、第一冷却液腔道;6、第二冷却液腔道;7、主流管;8、第一副流管;9、导流管;10、第二副流管;11、第一连接管;12、散热管;13、第二连接管;14、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塑料模具本体2,且底座1的内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泵3和导流架4,循环泵3位于导流架4的下方,塑料模具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液腔道5,且塑料模具本体2的内部靠近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冷却液腔道6,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一端与导流架4之间设置有主流管7,且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一侧外壁上与导流架4之间靠近主流管7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副流管8,导流架4的顶部靠近第二冷却液腔道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流管9,导流管9与第二冷却液腔道6之间设置有第二副流管10,第一冷却液腔道5和第二冷却液腔道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塑料模具本体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散热管12,散热管12与第二冷却液腔道6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3,散热管12与循环泵3之间设置有回流管14。
[0019]本技术中:循环泵3和导流架4与连接箱连通;保证循环泵3可以将冷却液压入导流架4。
[0020]本技术中: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横截面为螺旋形;提高第一冷却液腔道5与塑料模具本体2内部底部的接触面积。
[0021]本技术中:第二冷却液腔道6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冷却液腔道6对称设置在塑料模具本体2的内部;便于对塑料模具本体2内部的塑料件均匀的冷却。
[0022]本技术中:第二冷却液腔道6的横截面为S形结构;进一步的提高第二冷却液腔道6与塑料模具本体2内部侧边的接触面积。
[0023]本技术中:主流管7的内径大于第一副流管8和第二副流管10的内径;保证主流管7的冷却液流通量。
[002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底座1安装固定在水平的地面上,塑料模具在完成塑料件的成型后,循环泵3工作使得导流架4、第一冷却液腔道5、第二冷却液腔道6和回流管14内的
冷却液进行循环流动,冷却液通过循环泵3进入导流架4,在导流架4的分流下,冷却液分成三组依次进入主流管7、第一副流管8和第二副流管10,冷却液通过主流管7进入第一冷却液腔道5,冷却液在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内部单向流动,第一冷却液腔道5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连接管11进入第二冷却液腔道6,第二冷却液腔道6内的冷却液进行单向流动,最后通过第二连接管13进入散热管12,通过回流管14进入循环泵3,最后再通过循环泵3进行循环流动,第一冷却液腔道5和第二冷却液腔道6内的冷却液与塑料模具本体2充分接触,冷却液与热量进行冷热交换实现散热,含有热量的冷却液在散热管12内流动时,冷却液与空气进行进行冷热交换,第一副流管8和第二副流管10将另外一部分的冷却液输入不同位置上的第一冷却液腔道5和第二冷却液腔道6,为第一冷却液腔道5和第二冷却液腔道6提供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而避免第一冷却液腔道5和第二冷却液腔道6后半段内的冷却液温度过高造成后半段塑料模具本体2冷却效果差的问题,进而造成塑料件冷却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也无法提高冷却的效率,冷却效果差。
[0025]综上所述:该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模具用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塑料模具本体(2),且底座(1)的内部中央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循环泵(3)和导流架(4),所述循环泵(3)位于导流架(4)的下方,所述塑料模具本体(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冷却液腔道(5),且塑料模具本体(2)的内部靠近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冷却液腔道(6),所述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一端与导流架(4)之间设置有主流管(7),且第一冷却液腔道(5)的一侧外壁上与导流架(4)之间靠近主流管(7)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副流管(8),所述导流架(4)的顶部靠近第二冷却液腔道(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导流管(9),所述导流管(9)与第二冷却液腔道(6)之间设置有第二副流管(10),所述第一冷却液腔道(5)和第二冷却液腔道(6)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塑料模具本体(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贵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亿晟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