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71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包括PCB基板、若干光源以及导光元件,导光元件的前端面为呈横向延伸的条形的出光面,导光元件的底面设有入光面,从入光面入射的光线以非直射方式从出光面出射,入光面上设有若干横向排列布置的聚光杯结构,导光元件的顶面设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导光元件的底面设有第三反射面,光源设置于PCB基板上并位于聚光杯结构的下方,每个光源设有可单独点亮的白光、黄发光单元,光源的光线经过聚光杯结构后由第一反射面反射,其中部分直接从出光面出射,部分依次经过第三、第二反射面反射再从出光面出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条形车灯模组的光线均匀性,可由同一模组实现位置灯和转向灯。和转向灯。和转向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光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车灯造型越来越美观的要求下,长条形灯具是一种流行趋势。现有的灯光模组为了满足安装体积要求,通常采用光源直射出光面的方式设计光路,但是由于光源出光较为集中,从出光面的最终出光容易看到光源颗粒的交替,影响最终效果。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均光组件来提高光线均匀性,这提高了模组的成本。
[0003]公开号为CN公开了一种厚壁光导,该厚壁光导由不少于7个的光学结构单元组成,每个光学结构单元包括:反射碗、聚光器、光学花纹面、挡光筋、主体安装结构、用于电路板总成安装的螺钉柱、用于主体安装的螺钉柱和螺钉柱基面。光源的光线通过聚光器聚光后通过反射碗的反射并经过光学花纹面的折射来达到均匀光照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减小散热进一步提升光线均匀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的车辆。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包括PCB基板、若干光源以及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的前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呈横向延伸的条形,所述导光元件的底面设有入光面,从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以非直射方式从所述出光面出射,所述入光面上设有若干横向排列布置的聚光杯结构,所述导光元件的顶面设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导光元件的底面设有倾斜于所述入光面的第三反射面,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PCB基板上并位于所述聚光杯结构的下方,每个所述光源设有可单独点亮的白光发光单元和黄光发光单元,所述光源的光线经过所述聚光杯结构后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线部分直接从所述出光面出射,部分依次经过第三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反射再从所述出光面出射。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通过一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形成折角。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面位于所述第三反射面的上方。
[0008]进一步地,为了使得通过不同的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能够形成更多的交叉以进一步提高光线均匀性,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方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均不平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与所述聚光杯一一对应,并设置于所述聚光杯的光学原点处。
[0010]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装置结构安装便捷性,所述入光面的后侧向下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所述出光面的连接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柱,所述PCB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及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PCB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及所述第二连接柱热铆固定。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
[0013]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0014]本技术利用三个反射面对光源的光线进行多次反射,使光线呈现一定的交叉,优化整体结构提高装置的光形均匀度,并且采用双色发光单元的光源,使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共用一个模组,具有光学效率高、光线均匀、结构紧凑和降低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光源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导光元件前下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导光元件后上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导光元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1]图7为导光元件内的光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说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说明的各种等同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0023]请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包括PCB基板1、若干光源2以及导光元件3,导光元件3整体呈扁平装整体由光学级透明PC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材料也可选择PMMA或者硅胶等。导光元件3的前端面为出光面301,出光面301为横向延伸的条形,出光面301的横向长度可依据需要布置的光源2数量以及车灯的横向长度需求决定。
[0024]导光元件3的底面靠后侧设有入光面302,入光面上302设有若干横向排列布置的聚光杯303结构,聚光杯303横向排列方向与出光面的延伸方向相同。由入光面302射入的光线在导光元件3内经过反射后再由出光面301出射,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302与出光面301接近垂直设置,并且入光面302设置在底面远离出光面301的一侧。导光元件3的顶面设有近似平行布置的第一反射面304和第二反射面305,第一反射面304和第二反射面305通过第一连接面306连接,第一反射面304与第一连接面306以及第二反射面305与第一连接面305与形成折角,如此使得导光元件3的顶面呈一阶梯形状。在导光元件3的底面位于入光面302的前侧设置倾斜于入光面302的设有第三反射面307,第三反射面307位于第一连接面306的下方,第三反射面307与第一反射面304和第二反射面305均不平行,第三反射面307的设置是使部分由第一反射面304反射的光线再射向第二反射面305,由第二反射面305反射后再从出光面301出射。如图2所示的位于PCB基板1的光源2处于聚光杯303下方,与聚光杯303为一一对应,并设置于聚光杯303的光学原点处。光源2采用LED芯片,每个光源2设有可单独点亮的白光发光单元201和黄光发光单元202,当仅点亮白光发光单元201时,整个装置作为车辆
位置灯使用,仅点亮黄光发光单元202时,整个装置则作为转向灯使用。PCB基板1的通过第一连接柱308和第二连接柱309与导光元件3连接,具体是在导光元件3的入光面302的后侧向下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柱308,在第三反射面307与出光面301的连接面向下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柱309,第一连接柱308及第二连接柱309的底部与PCB基板1进行热铆固定,由此固定了PCB基板1、光源2及导光元件3的位置。
[0025]请结合图7所示,由光源2发出的光线经过聚光杯303聚光后设想第一反射面304,一部分光线B经第一反射面304全反射后直接从出光面301的下部和中部出射,另一部分光线C经第一反射面304全反射后射向第三反射面307,再反射至第二反射面305经过第二反射面305全反射后从出光面301的上部和中部出射,光线B和C产生部分交叉光线D(即仅经过一次反射的光线和经过三次反射的的光线交叉),光线的交叉,使得从出光面301出射的光线的均匀度得到改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基板、若干光源以及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的前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呈横向延伸的条形,所述导光元件的底面设有入光面,从所述入光面入射的光线以非直射方式从所述出光面出射,所述入光面上设有若干横向排列布置的聚光杯结构,所述导光元件的顶面设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导光元件的底面设有倾斜于所述入光面的第三反射面,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PCB基板上并位于所述聚光杯结构的下方,每个所述光源设有可单独点亮的白光发光单元和黄光发光单元,所述光源的光线经过所述聚光杯结构后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由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的光线部分直接从所述出光面出射,部分依次经过第三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反射再从所述出光面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位置灯和转向灯复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通过一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势张越宋佳玲陈子昂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