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63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其中,该空调机组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四通阀、热水换热器和冷水换热器;中间换热器,第一入口与热水换热器的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出口与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入口分别与热水换热器的热水进水口和冷水换热器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连接;阀门组件,位于中间换热器和热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以及中间换热器和冷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中间换热器与热水换热器连接,或中间换热器与冷水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四管制空调机组中冷热量需求不平衡,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实现提高热水侧或者冷水侧的能量输出。量输出。量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机组是宾馆、酒店等建筑必备的温控设备。四管制机组由于可以同时提供冷水与热水而受到青睐。常规的四管制风冷冷水机组配置三个换热器,分别是空气侧的翅片换热器、水侧的制取热水换热器与制取冷水换热器,当开启同时制取冷水和热水模式时,此时参与循环的换热器为制取热水换热器与制取冷水换热器。
[0003]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应用的热水需求与冷水需求偏离机组设计值比较大,造成部分冷量或热量过剩的状态。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方法是旁通热(冷)水或者旁通冷媒的方式,此种方式虽然解决了最终输出冷热平衡的状态,但却是以牺牲热(冷)水量或者冷媒量的方式,依然无法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四管制空调机组中冷热量需求不平衡,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四管制空调机组中冷热量需求不平衡,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
[0007]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四通阀、热水换热器和冷水换热器;
[0008]中间换热器,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其中,第一入口与热水换热器的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出口与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入口分别与热水换热器的热水进水口和冷水换热器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点位于第二入口与热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连接点位于第二入口与冷冻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
[0009]阀门组件,位于中间换热器和热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以及中间换热器和冷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中间换热器与热水换热器连通,或中间换热器与冷水换热器连通。
[0010]进一步地,阀门组件包括:
[0011]第一开关阀,位于第二入口与冷冻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
[0012]第二开关阀,位于第二出口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管路上;
[0013]第三开关阀,位于第二入口与热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
[0014]第四开关阀,位于第二出口与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管路上。
[0015]进一步地,四通阀的D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四通阀的S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四通阀的E口与热水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四通阀的C口与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入口
连接;空调机组还包括:
[0016]第三换热器,一端与四通阀的C口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与第一出口之间的第三连接点连接。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8]第一单向阀,位于四通阀的S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防止压缩机的吸气口的冷媒倒流至四通阀的S口;其中,第一单向阀和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连接点,第四连接点与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出口连接;
[0019]第二单向阀,位于第四连接点与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防止第四连接点的冷媒倒流至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出口。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1]第一电子膨胀阀,位于第三连接点和冷水换热器的冷媒入口之间的管路上。
[0022]进一步地,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五开关阀,位于第一入口与热水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其中,第五开关阀和热水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五连接点,第三连接点与第一电子膨胀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六连接点;
[0023]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一端与第五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第六连接点连接。
[0024]在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设置有中间换热器,与热水换热器的热水进水口和冷水换热器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并通过阀门组件控制中间换热器与热水换热器连接,或中间换热器与冷水换热器连接。通过中间换热器,将热水侧(冷水侧)富余的能量转移至冷水侧(热水侧),富余能量得到充分运用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实现提高热水侧或者冷水侧的能量输出。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7]实施例1
[0028]在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具体来说,图1示出该空调机组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机组包括:
[0029]依次相连的压缩机1、四通阀2、热水换热器7和冷水换热器6;
[0030]中间换热器11,包括第一入口111、第一出口112、第二入口113和第二出口114;其中,第一入口111与热水换热器7的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出口112与冷水换热器6的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入口113分别与热水换热器7的热水进水口和冷水换热器6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第二出口114分别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点位于第二入口113与热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连接点位于第二入口113与冷冻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
[0031]阀门组件,位于中间换热器11和热水换热器7之间的管路上,以及中间换热器11和冷水换热器6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中间换热器11与热水换热器7连通,或中间换热器11与冷水换热器6连通。
[003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设置有中间换热器,与热水换热器的热水进水口和冷水换热器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并通过阀门组件控制中间换热器与热水换热器连接,或中间换热器与冷水换热器连接。通过中间换热器,将热水侧(冷水侧)富余的能量转移至冷水侧(热水侧),富余能量得到充分运用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实现提高热水侧或者冷水侧的能量输出。
[0033]如图1所示,阀门组件包括:第一开关阀14,位于第二入口113与冷冻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开关阀12,位于第二出口114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管路上;第三开关阀15,位于第二入口113与热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第四开关阀13,位于第二出口114与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管路上。上述开关阀可以是电磁阀,也可以是蝶阀,或者其他形式的开关阀。
[0034]此外,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五开关阀10,位于第一入口111与热水换热器7的冷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五开关阀10可以控制中间换热器11的状态,确定是否启动中间换热器11。
[0035]其中,四通阀2的D口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四通阀2的S口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四通阀2的E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压缩机(1)、四通阀(2)、热水换热器(7)和冷水换热器(6);还包括:中间换热器(11),包括第一入口(111)、第一出口(112)、第二入口(113)和第二出口(114);其中,所述第一入口(111)与所述热水换热器(7)的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出口(112)与所述冷水换热器(6)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入口(113)分别与所述热水换热器(7)的热水进水口和所述冷水换热器(6)的冷冻水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出口(114)分别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入口(113)与所述热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入口(113)与所述冷冻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阀门组件,位于所述中间换热器(11)和所述热水换热器(7)之间的管路上,以及所述中间换热器(11)和所述冷水换热器(6)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中间换热器(11)与所述热水换热器(7)连通,或所述中间换热器(11)与所述冷水换热器(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开关阀(14),位于所述第二入口(113)与所述冷冻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二开关阀(12),位于所述第二出口(114)与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管路上;第三开关阀(15),位于所述第二入口(113)与所述热水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第四开关阀(13),位于所述第二出口(114)与所述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管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2)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2)的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玲程琦林少丹李顺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