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796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水循环回路;水循环回路与冷媒循环回路中的第一中间换热器和第二中间换热器分别耦合;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第一中间换热器通过水循环回路与每个室内换热组件中的一个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二中间换热器通过水循环回路与每个室内换热组件中的另一个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或者,第一中间换热器通过水循环回路与一部分室外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同时进行热交换;第二中间换热器通过水循环回路与另一部分室外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同时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解决了常规水多联系统存在二次换热且供水温度较低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热且供水温度较低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热且供水温度较低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制冷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多联机空调系统末端根据换热介质不同通常有两种形式:冷媒系统和水系统,两种系统各自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其中冷媒系统没有中间换热,减少了二次换热引起的能量损失、整机系统能效相对较高,缺点是系统制冷剂灌注量多、管路连接点多、制冷剂泄露风险较大,特别是对一些低GWP的可燃性制冷剂并不适用;而末端采用水系统可以减小整机制冷剂的充灌量,能满足一些低GWP、能效高同时具有可燃性(如R32、R152a等、以及它们与其他制冷剂的混合物等)的制冷剂的推广应用,但简单的将多联机室内制冷剂末端替换为水末端的话会因存在二次换热导致系统能效降低、同时需要增加载冷剂换热器和水泵的初投资以及水泵的运行能耗。
[0003]常规多联式空调系统室内负荷通常由同一热源进行处理,而在温度不高、相对湿度大的过渡季节(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和华南地区的“回南天”)需要运行除湿模式时,会因出风温度过低导致室内环境舒适性变差。
[0004]在办公室等大空间空调场合,由于房间功能及位置不同,末端存在不同房间制冷、制热需求不同步的情况,现有常规多联机空调系统不能实现不同末端运行不同的制冷、制热模式。
[0005]为了同时实现以上两种末端形式多联机的优势,并解决过渡季节再热除湿、本专利提案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实现了既能满足系统能效提升的要求,又能满足低GWP、高能效且具有一定可燃性的制冷剂使用的推广应用。
[000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常规水多联系统存在二次换热且供水温度较低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的一种制冷系统。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水循环回路;
[0009]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压缩缸和第二压缩缸;所述第一压缩缸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压缩缸的排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压缩缸的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压缩缸的吸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中间换热器和第二中间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相连;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压缩缸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压缩缸的吸气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
第二控制阀;
[0010]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0011]所述水循环回路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和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分别耦合;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分设在多个室内空间的多个室内换热组件,每个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包括沿空气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位于背风侧,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位于迎风侧;
[0012]在不同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每个所述室内换热组件中的一个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每个所述室内换热组件中的另一个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0013]或者,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一部分室外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同时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另一部分室外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同时进行热交换。
[001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循环出水管、第一循环回水管,第二循环出水管和第二循环回水管;所述第一循环出水管和所述第一循环回水管形成第一主回路,所述第一主回路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耦合;所述第二循环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循环回水管形成第二主回路,所述第二主回路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耦合;
[0015]所述第一循环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循环出水管之间设有多条第一支水路,所述第一循环回水管与所述第二循环回水管之间设有多条第二支水路;
[0016]每个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一条第一支水路,每个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一条第二支水路;
[0017]所述第一支水路与每个室内换热组件的所有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支水路与每个室内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分别设置三通阀。
[001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回路上设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主回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
[001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两个独立的压缩机,每个压缩机中分别设有一个压缩缸。
[002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一个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为双缸双吸单排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两个压缩缸相对独立,具有独立的吸气口,两个压缩缸的排气在所述压缩机内部汇合后通过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所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相连。
[002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缩缸的排量为Va,所述第二压缩缸的排量为Vb,需满足:Va/Va的取值范围为0.5

2。
[002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与所述第一压缩缸的排气量呈正比,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与所述第二压缩缸的排气量呈正比。
[002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总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总管路的第二端连接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另一个分支管路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总管路上设有第一节流装置,两个
所述分支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
[002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器为风冷换热器或水冷换热器;
[0025]和/或,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和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或高效罐换热器;
[0026]和/或,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为表冷器。
[002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冷媒循环回路中使用的制冷剂选自不可燃制冷剂、可燃的低GWP值制冷剂及其混合物。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申请的技术效果:将梯级换热技术应用在水多联系统方案中,既解决了制冷剂充灌量大的问题,又实现了系统能效的提升,同时通过系统控制实现过渡季节的再热除湿功能、大空间空调系统不同空调房间同时需要制冷、制热运行的需求。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31]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水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压缩缸和第二压缩缸;所述第一压缩缸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二压缩缸的排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四通阀的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压缩缸的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压缩缸的吸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与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中间换热器和第二中间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相连;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压缩缸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压缩缸的吸气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水循环回路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和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分别耦合;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分设在多个室内空间的多个室内换热组件,每个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包括沿空气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位于背风侧,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位于迎风侧;在不同运行模式下,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每个所述室内换热组件中的一个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每个所述室内换热组件中的另一个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或者,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一部分室外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同时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水循环回路与另一部分室外换热组件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同时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循环出水管、第一循环回水管,第二循环出水管和第二循环回水管;所述第一循环出水管和所述第一循环回水管形成第一主回路,所述第一主回路与所述第一中间换热器耦合;所述第二循环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循环回水管形成第二主回路,所述第二主回路与所述第二中间换热器耦合;所述第一循环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循环出水管之间设有多条第一支水路,所述第一循环回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如兵梁祥飞郑波黄健贵张健伟秦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