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6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模具,其中上模固定板与上模板连接,上模板通过导向柱及定位销与下模板连接,下模板底部连接支撑板、支撑柱及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顶部设顶针底板及顶针板,支撑柱穿过顶针底板及顶针板,顶针及复位杆底部夹在顶针底板与顶针板之间,顶针及复位杆上部穿过顶针板及下模板,顶针板与下模板间且复位杆上套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及顶针顶出产品,整个产品平整地一次性出模,产品越大,此结构优势越大;同时气缸及复位杆顶开上模板,方便取出产品,且产品取出后上模板通过复位杆再次复位,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模具在产品成型后,需要手动把产品从下模板拽出,这样取出产品比较费力,还容易破坏产品,因此产品质量低,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从下模板拽出,取出产品比较费力,还容易破坏产品,因此产品质量低,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全自动模具。
[0004]本技术采取的新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全自动模具,包括射蜡咀、上模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支撑板、下模固定板、复位杆、顶针、支撑柱、顶针底板及顶针板,所述的上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上模板连接,所述的上模板前部设有射蜡咀槽A,所述的上模板内连通有冷却水道A,所述的上模板底部设有型腔A、分型面、射蜡道A、导向柱孔A及定位销孔A,所述的射蜡咀槽A与射蜡道A连通,所述的射蜡道A与型腔A连通,所述的导向柱孔A固定在导向柱一端,所述的导向柱另一端插入导向柱孔B内,所述的定位销孔A固定在定位销的一端,所述的定位销另一端插入定位销孔B内,所述的导向柱孔B及定位销孔B设在下模板顶部;所述的下模板顶部还包括排气槽、射蜡道B、型腔B、复位杆孔B、顶针孔B、气孔及撬口,所述的下模板前部设有射蜡咀槽B,且射蜡咀槽B与射蜡咀槽A构成射蜡咀,所述的射蜡咀槽B与射蜡道B连通,所述的射蜡道B与型腔B连通,且型腔B与排气槽连通,所述的型腔B内设有气孔及顶针孔B,所述的射蜡道B与射蜡道A相配合,所述的型腔B与型腔A相匹配,所述的下模板顶部四角设有撬口,所述的下模板内连通有冷却水道B,所述的下模板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柱及下模固定板;所述的下模固定板中部设有气缸孔,所述的下模固定板顶部设有顶针底板及顶针板,所述的顶针底板上设有支撑柱孔B,所述的顶针板上设有支撑柱孔A、顶针孔A及复位杆孔A,所述的支撑柱孔A与支撑柱孔B相匹配,且支撑柱穿过所述的支撑柱孔A及支撑柱孔B,所述的顶针孔A与顶针孔B相匹配,顶针穿过所述的顶针孔A及顶针孔B,所述的复位杆孔A与复位杆孔B相匹配,复位杆穿过所述的复位杆孔A及复位杆孔B,所述的顶针及复位杆均为倒T型,所述的顶针及复位杆底部夹在顶针底板与顶针板之间,顶针板与下模板间且所述的复位杆上套有弹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复位杆为4根,且复位杆的直径为12

16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顶针直径为2

30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为4根,且支撑柱直径为25mm以上,所述的支撑柱间距为130

150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柱为2根。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柱的长度等于导向柱孔A与导向柱孔B的深度和。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销为2根。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销的长度等于定位销孔A与定位销孔B的深度和。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柱的长度大于定位销的长度。
[0014]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气缸及顶针顶出产品,整个产品平整地一次性出模,产品越大,此结构优势越大;同时气缸及复位杆顶开上模板,方便取出产品,且产品取出后上模板通过复位杆再次复位,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顶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顶针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射蜡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顶针及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下模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射蜡咀,101、射蜡咀槽A,102、射蜡咀槽B,2、上模固定板,3、上模板,301、型腔A,302、分型面,303、射蜡道A,304、导向柱孔A,305、定位销孔A,306、冷却水道A,4、下模板,401、排气槽,402、射蜡道B,403、型腔B,404、导向柱孔B,405、复位杆孔B,406、定位销孔B,407、冷却水道B,408、顶针孔B,409、撬口,410、气孔,5、支撑板,6、下模固定板,601、气缸孔,7、复位杆,8、顶针,9、支撑柱,10、顶针底板,1001、支撑柱孔B,11、顶针板,1101、复位杆孔A,1102、顶针孔A,1103、支撑柱孔A。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5]一种全自动模具,包括射蜡咀1、上模固定板2、上模板3、下模板4、支撑板5、下模固定板6、复位杆7、顶针8、支撑柱9、顶针底板10及顶针板11,所述的上模固定板2通过螺栓与上模板3连接,所述的上模板3前部设有射蜡咀槽A101,所述的上模板3内连通有冷却水道A306,所述的上模板3底部设有型腔A301、分型面302、射蜡道A303、导向柱孔A304及定位销孔A305,所述的射蜡咀槽A101与射蜡道A303连通,所述的射蜡道A303与型腔A301连通,所述的导向柱孔A304固定在导向柱一端,所述的导向柱另一端插入导向柱孔B404内,所述的定位销孔A305固定在定位销的一端,所述的定位销另一端插入定位销孔B406内,所述的导向柱孔B404及定位销孔B406设在下模板4顶部;所述的下模板4顶部还包括排气槽401、射蜡道B402、型腔B403、复位杆孔B405、顶针孔B408、气孔410及撬口409,所述的下模板4前部设有射蜡咀槽B102,且射蜡咀槽B102与射蜡咀槽A101构成射蜡咀1,所述的射蜡咀槽B102与射蜡道B402连通,所述的射蜡道B402与型腔B403连通,且型腔B403与排气槽401连通,所述的型腔B403内设有气孔410及顶针孔B408,所述的射蜡道B402与射蜡道A303相配合,所述的型腔B403与型腔A301相匹配,所述的下模板4顶部四角设有撬口409,所述的下模板4内连通有冷
却水道B407,所述的下模板4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柱9及下模固定板6;所述的下模固定板6中部设有气缸孔601,所述的下模固定板6顶部设有顶针底板10及顶针板11,所述的顶针底板10上设有支撑柱孔B1001,所述的顶针板11上设有支撑柱孔A1103、顶针孔A1102及复位杆孔A1101,所述的支撑柱孔A1103与支撑柱孔B1001相匹配,且支撑柱9穿过所述的支撑柱孔A1103及支撑柱孔B1001,所述的顶针孔A1102与顶针孔B408相匹配,顶针8穿过所述的顶针孔A1102及顶针孔B408,所述的复位杆孔A1101与复位杆孔B405相匹配,复位杆7穿过所述的复位杆孔A1101及复位杆孔B405,所述的顶针8及复位杆7均为倒T型,所述的顶针8及复位杆7底部夹在顶针底板1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模具,包括射蜡咀、上模固定板、上模板、下模板、支撑板、下模固定板、复位杆、顶针、支撑柱、顶针底板及顶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上模板连接,所述的上模板前部设有射蜡咀槽A,所述的上模板内连通有冷却水道A,所述的上模板底部设有型腔A、分型面、射蜡道A、导向柱孔A及定位销孔A,所述的射蜡咀槽A与射蜡道A连通,所述的射蜡道A与型腔A连通,所述的导向柱孔A固定在导向柱一端,所述的导向柱另一端插入导向柱孔B内,所述的定位销孔A固定在定位销的一端,所述的定位销另一端插入定位销孔B内,所述的导向柱孔B及定位销孔B设在下模板顶部;所述的下模板顶部还包括排气槽、射蜡道B、型腔B、复位杆孔B、顶针孔B、气孔及撬口,所述的下模板前部设有射蜡咀槽B,且射蜡咀槽B与射蜡咀槽A构成射蜡咀,所述的射蜡咀槽B与射蜡道B连通,所述的射蜡道B与型腔B连通,且型腔B与排气槽连通,所述的型腔B内设有气孔及顶针孔B,所述的射蜡道B与射蜡道A相配合,所述的型腔B与型腔A相匹配,所述的下模板顶部四角设有撬口,所述的下模板内连通有冷却水道B,所述的下模板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柱及下模固定板;所述的下模固定板中部设有气缸孔,所述的下模固定板顶部设有顶针底板及顶针板,所述的顶针底板上设有支撑柱孔B,所述的顶针板上设有支撑柱孔A、顶针孔A及复位杆孔A,所述的支撑柱孔A与支撑柱孔B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李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品航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