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母线排的二辊轧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轧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铜母线排的二辊轧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二辊轧机系指由上、下两个轧辊组成的轧机,轧制过程中下轧辊不动,上轧辊在机架窗口内上下移动,根据轧制规程调整上、下轧辊之间的辊缝值,完成钢材轧制过程。上轧辊的上下移动则是由轧机压下、平衡机构驱动实现的。在铜母线排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铜母线排进行轧制,当长时间对铜母线排进行轧制后,轧辊表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磨损消耗,严重的会产生辊面擦伤、辊面裂纹及辊面硌痕等缺陷,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轧辊,避免影响铜母线排的质量。现有二辊轧机换辊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依靠吊车及人力进行轧辊的更换;第二种是采用自动化换辊。其中第一种换辊方式中,对人力依赖性过高,不仅换辊方式复杂同时操作危险性大,第二种换辊方式中,虽然换辊速度快,但是设备结构复杂,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换辊时人力依赖性高、操作危险性大、设备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换辊时人力依赖程度低、操作安全、设备简单的铜母线排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母线排的二辊轧机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轧辊(1)、下轧辊(2),所述上轧辊(1)位于下轧辊(2)上方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上轧辊(1)、下轧辊(2)均连接有支架(3),所述上轧辊(1)的两端均连接有上轴承座(4),所述下轧辊(2)的两端均连接有下轴承座(5),所述上轴承座(4)、下轴承座(5)均安装于支架(3)中,所述上轴承座(4)连接有上连接座(6),所述下轴承座(5)连接有下连接座(7),所述下连接座(7)连接有定位销(13),所述定位销(13)与上连接座(6)相匹配,所述支架(3)设有贯穿内外表面的上通孔(8)、下通孔(9),所述上通孔(8)与上轴承座(4)相适应,所述下通孔(9)与下轴承座(5)相适应,所述上通孔(8)与下通孔(9)连通,所述下轧辊(2)的底端连接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的下底面连接有滑动车(11),所述滑动车(11)的底面连接有底板(12),所述底板(12)与支架(3)的下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母线排的二辊轧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连接座(6)形状为U形,所述上连接座(6)的开口端朝向下连接座(7)方向,所述上连接座(6)背离开口端的一端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阳,杨顺,王希臣,鲍海燕,颜勉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佳异型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