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17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气口与气缸连接,快充电磁阀和慢充电磁阀并联后一端与气动三联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储能缸的进气口连接,第一储能缸的出气口连接有并联的进风电磁阀、快排电磁阀、慢排电磁阀,给风调整阀的进气口与进风电磁阀连接,出气口与并联的充风电磁阀和蓄能电磁阀连接;阀前压力传感器与给风调整阀的进气口连接,阀后压力传感器与给风调整阀的出气口连接;控制系统和气路系统均安装在机柜内;控制系统与气路系统连接,并控制气路系统的气路流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控制系统控制气路系统,试验过程自动化进行,操作简单,无需人员干涉,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试验
,具体为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

技术介绍

[0002]给风调整阀是铁路货车的安全部件,用于风动控制装置中;当给风调整阀的正向风压达到预定值时,其正向开启,为操纵阀及制动风缸等提供风压;当正向风压低于预定值时,其反向封闭,防止操纵阀及制动风缸等风压泄漏。
[0003]因此需要对给风调整阀的性能试验,然而车辆段检修车间没有用于给风调整阀检验的专用设备,一般采用委外校验的方式,单个阀的校验费用在500 元左右,费用较高,且校验回来的阀因长时间存放,在装车使用前无法保证给风调整阀的性能,因此在装车使用后,需进行现车试验,然而现车试验只能对给风调整阀的部分性能进行试验,若给风调整阀的性能问题较多时,需要频繁返工,而给风调整阀的更换较为困难,极大地影响了整体修车进度和修车质量,因此在车间里设置一台能够在给风调整阀使用前对其进行性能试验的试验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保证修车效率和修车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控给风调整阀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系统和控制系统,主机系统包括机柜(1)、试验夹紧装置(2)、气路系统;所述气路系统设置在机柜内部;所述气路系统包括快充电磁阀(101)、慢充电磁阀(102)、进风电磁阀(103)、快排电磁阀(104)、慢排电磁阀(105)、充风电磁阀(106)、排风电磁阀(107)、蓄能电磁阀(108)、第一储能缸(109)、第二储能缸(110)、储风缸(111)、两位三通电磁阀(112)、气动三联件(113)、风源压力表(114)、阀前压力传感器(115)、阀后压力传感器(116)、阀前阀后压力表(117)、气缸(23);所述气动三联件(113)的一端与风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12)的进气口连接,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12)的两个出气口与所述气缸(23)连接,所述快充电磁阀(101)和所述慢充电磁阀(102)并联后一端与所述气动三联件(1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能缸(109)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缸(109)的出气口连接有并联的所述进风电磁阀(103)、所述快排电磁阀(104)、所述慢排电磁阀(105),给风调整阀的进气口与所述进风电磁阀(103)连接,出气口与并联的所述充风电磁阀(106)和所述蓄能电磁阀(108)连接;所述阀前压力传感器(115)与给风调整阀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阀后压力传感器(116)与给风调整阀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阀前阀后压力表(117)连接在所述阀前压力传感器(115)和所述阀后压力传感器(116)之前;所述储风缸(111)的进气口与所述充风电磁阀(106)连接,出风口与所述排风电磁阀(107)连接;所述第二储能缸(110)的进气口与所述蓄能电磁阀(108)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气路系统均安装在机柜(1)内;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气路系统连接,并控制所述气路系统的气路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控给风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耕杜志兵李金海杨卫兵陈光哲贾杰段同方苏尚清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