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基板、电子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仪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01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矩阵基板,具备多条第1布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其他第1布线不同的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矩阵基板、电子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仪器
技术介绍
作为采用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之一,有具备按每个像素控制有机EL元件的驱动晶体管的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形成有与所述各像素电路连接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另外,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还形成有向所述各驱动晶体管供给驱动电压的多条电源线。这种显示装置一般构成在多个布线层中形成所述扫描线、所述数据线及所述电源线的多层布线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平11-024606号公报然而,在形成所述扫描线时,由于杂质的混入,在相邻形成的扫描线之间可能造成短路。同样,在形成所述数据线时,由于杂质的混入,在相邻形成的数据线之间也可能造成短路。进一步,在形成所述电源线时,由于杂质的混入,在相邻形成的电源线之间也可能造成短路。另外,在同一布线层形成多条布线的情况下,由于杂质的混入,该布线之间也可能造成短路。其结果,显示装置的合格率就会降低。另外,伴随着高精细化程度的增加,人们期望着高密度地配置像素电路,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及电源线的制造时,相邻布线之间的短路现像特别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相邻的各种布线之间形成短路的矩阵基板、电子装置、电光装置及电子仪器。本专利技术中的矩阵基板是具备多条第1布线的矩阵基板,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其他第1布线不同的层。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在不同的布线层形成多条第1布线,可以增大在同一层邻接的第1布线间的布线间距。因此,在形成第1布线时,即使有杂质混入,也可以抑制第1布线间的短路。在该矩阵基板上,进一步具备多条第2布线,所述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多条第2布线形成在同一层。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具备多条第1布线和多条第2布线的矩阵基板的所述第1布线间的布线间距。在该矩阵基板上,可以在不同的多层相互分开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布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第1布线之间及第2布线之间的布线间距。因此,在形成第1布线及第2布线时,即使有杂质混入,也可以抑制第1布线之间及第2布线之间的短路。在该矩阵基板上,可以相互垂直相交地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垂直相交地形成第1布线和第2布线的矩阵基板的第1布线或第2布线的各自的布线间距。在该矩阵基板上,在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交叉的各个位置,可以具备连接所述第1布线和所述第2布线的电子电路。根据以上所述,在第1布线和第2布线交叉的位置,可以增大形成在具备矩阵状配置的电子电路的有源矩阵基板上的第1布线间或第2布线间的布线间距。本专利技术中的矩阵基板是具备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矩阵基板,所述多条扫描线中,至少1条扫描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其他所述扫描线不同的布线层。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在不同的布线层形成多条扫描线,可以增大在邻接的扫描线间的布线间距。因此,在形成扫描线时,即使有杂质混入,也可以抑制扫描线间的短路。本专利技术中的矩阵基板是具备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矩阵基板,所述多条数据线中,至少1条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其他所述数据线不同的布线层。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在不同的布线层形成多条数据线,可以增大在邻接的数据线间的布线间距。因此,在形成数据线时,即使有杂质混入,也可以抑制数据线间的短路。本专利技术中的矩阵基板是具备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的矩阵基板,所述多条电源线中,至少1条电源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其他所述电源线不同的布线层。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在不同的布线层形成多条电源线,可以增大在邻接的电源线间的布线间距。因此,在形成电源线时,即使有杂质混入,也可以抑制电源线间的短路。在该矩阵基板上,可以在不同的多层相互分开地形成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所述多条电源线的至少任意一方。根据以上所述,通过在不同的布线层形成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或者多条电源线的任意一方,可以增大邻接的扫描线、数据线或者电源线间的布线间距。在该矩阵基板上,可以相互垂直相交地形成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垂直相交地形成扫描线和数据线的矩阵基板的扫描线或数据线的布线间距。在该矩阵基板上,在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的各个位置,可以具备连接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的电子电路。根据以上所述,在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的位置,可以增大形成在具备矩阵状配置的电子电路的有源矩阵基板上的扫描线间或数据线间的布线间距。由于通过所述手段可以抑制所述有源矩阵基板的扫描线间或数据线间的短路,所以可以提高同有源矩阵基板的合格率。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是具有具备多条第1布线的基板、受通过所述多条第1布线供给的信号或者电力驱动的电子元件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1布线中的至少1条第1布线形成在与其他所述第1布线不同的层。根据以上所述,对于具备多条第1布线的电子装置,通过在不同的布线层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可以增大邻接的第1布线间的布线间距。因此,在形成第1布线时,即使有杂质混入,也可以抑制第1布线间的短路,因此可以提高所述电子装置的合格率。对于该电子装置,进一步具备多条第2布线,所述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多条第2布线形成在同一层。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具备多条第1布线和多条第2布线的矩阵基板的所述第1布线间的布线间距。对于该电子装置,可以在不同的多个布线层相互分开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布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第1布线之间及第2布线之间的布线间距。因此,在形成第1布线及第2布线时,即使有杂质混入,也可以抑制第1布线之间及第2布线之间的短路。对于该电子装置,可以相互垂直相交地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垂直相交地形成第1布线和第2布线的矩阵基板的第1布线或第2布线的各自的布线间距。对于该电子装置,在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交叉的各个位置,可以具备与所述第1布线和所述第2布线相连接,控制所述电子元件的电子电路。根据以上所述,在第1布线和第2布线交叉的位置,可以增大向矩阵状配置的电子电路供给各种信号的第1布线间或第2布线间的布线间距。对于该电子装置,所述多条第1布线可以是信号线,所述多条第2布线可以是电源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信号线之间或者电源线之间的布线间距。对于该电子装置,所述信号线可以是输出选择所述电子电路的选择信号的选择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选择矩阵状配置的多个电子电路的选择线的布线间距。对于该电子装置,所述信号线可以是向所述电子电路输出数据信号的数据线。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增大向矩阵状配置的多个电子电路输出数据信号的数据线的布线间距。对于该电子装置,所述电子电路形成在形成于基板上的元件形成层,所述多个布线层可以形成在所述元件形成层的上侧。根据以上所述,对于具有如下结构的电子装置,即,在基板上,具备形成有电子电路的元件形成层的同时,在所述元件形成层的上侧,具备形成第1布线的多个布线层,可以增大形成于所述多个布线层的第1布线的间距。因此,在具有所述结构的电子装置形成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阵基板,具备多条第1布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其他第1布线不同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多条第2布线,所述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条第2布线形成在同一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布线交互地分开形成在不同的多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相互交叉地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任一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交叉的各个位置上,具备与所述第1布线和所述第2布线连接的电子电路。6.一种矩阵基板,具备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至少1条扫描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其他第1布线不同的层上。7.一种矩阵基板,具备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至少1条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其他第1布线不同的层上。8.一种矩阵基板,具备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和多条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电源线中的至少1条电源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其他第1布线不同的层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条扫描线、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所述多条电源线的至少任意一方交互地分开形成在不同的多层上。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相互交叉地形成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条扫描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交叉的各个位置上,具备与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连接的电子电路。12.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具有多条第1布线的基板、由通过所述多条第1布线供给的信号或者电力所驱动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与所述多条第1布线中的其他第1布线不同的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多条第2布线,所述至少1条第1布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条第2布线形成在同一层。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多个布线层相互分开地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布线。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互交叉地形成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条第1布线和所述多条第2布线交叉的各个位置上,具有与所述第1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早人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