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悬架
,尤其涉及一种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主要包括非全轮转向车辆和全轮转向车辆。非全轮转向车辆的后悬架的车桥无转向能力,导致转弯半径过大,同时,轮胎易产生偏磨。而全轮转向车辆的后悬架车桥具备转向能力,与前悬架的车桥配合完成转弯,全轮转向车辆的转弯半径小,但成本过高,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非全轮转向车辆的后悬架车桥无转向能力导致转弯半径过大,且轮胎产生偏磨,而全轮转向车辆的后悬架虽具备转向能力,转弯半径小,但成本高,结构复杂的缺陷,实现非全轮转向车辆的后桥可随前悬架车桥进行转向的效果。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包括:
[0005]悬架,所述悬架的顶部用于与车架连接;
[0006]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用于与非转向车桥连接;
[0007]扭力件,所述扭力件连接在所述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所述悬架的顶部用于与车架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用于与非转向车桥连接;扭力件,所述扭力件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悬架底部之间;所述悬架和所述支撑座相对移动使所述扭力件发生形变并产生扭力,所述扭力带动所述悬架和所述支撑座产生回复原位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件为弹性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的底部与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其中之一与所述弹性垫片的中部连接,另一者的边缘与所述弹性垫片的边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的中部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弹性垫片的第一通孔,所述弹性垫片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弹性垫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沿所述弹性垫片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垫片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悬架和所述支撑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转向车桥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悬架的底端部分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付李,龙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