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轨道车辆的车厢的连接装置和车厢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830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轨道车辆的车厢的连接装置(1),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在碰撞时改进的吸能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包括外壳体(2)、内壳体(3)、与外壳体(2)和内壳体(3)相连的吸能器(4)和随动装置(13),用于将所述连接装置(1)与车厢的车厢壳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2)、内壳体(3)和吸能器(4)基本上沿着共同的纵轴线布置。所述连接装置(1)设计用于沿所述纵轴线传递拉力和压力。所述吸能器(4)设计用于在超过预定的压力时沿所述纵轴线发生不可逆的变形,从而减小所述连接装置(1)沿纵轴线的长度并且使所述内壳体(3)部分地移入所述外壳体(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厢,其包括车厢壳体和至少一个与车厢壳体相连的前述类型的连接装置(1)。厢壳体相连的前述类型的连接装置(1)。厢壳体相连的前述类型的连接装置(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连接轨道车辆的车厢的连接装置和车厢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轨道车辆的车厢的连接装置以及一种车厢,所述车厢包括车厢壳体和至少一个与车厢壳体相连的该类型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该类型的连接装置用于固定轨道车辆的部件(例如短小车厢或车厢部件),连接装置沿纵向布置在两个相邻的车厢之间,然而由于在正常的行驶运行中、例如在弯道行驶时出现相对运动,连接装置必须相对于两个相邻的车厢均保持间隔。
[0003]在此和本申请的其他部分中,“纵向”是指沿着轨道的方向或者轨道车辆的运动方向。相应地,横向是指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0004]通常,沿纵向在车厢之间所提供的全部距离(除极度的弯道行驶以外)被用于吸能。当处于车厢之间的部件沿纵向固定地连接在车厢或者连接装置的部件的其中一个上时,为可活动性预留的间距不能用于吸能的纵向行程。
[0005]在碰撞时的吸能通常通过独立的减震系统完成,然而减震系统难以设计得使其在特定压力下立即且受控地显示出作用。通常,在已知的连接装置(例如耦连杆)上固定较小的用于电缆导引的固持件、止挡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连接轨道车辆的车厢的连接装置(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外壳体(2)、内壳体(3)、与外壳体(2)和内壳体(3)相连的吸能器(4)以及用于将所述连接装置(1)与车厢的车厢壳体相连接的随动装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内壳体(3)和吸能器(4)基本上沿着共同的纵轴线布置,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装置(1)设计用于沿所述纵轴线传递拉力和压力,并且其中,所述吸能器(4)设计用于在超过预定的压力时沿所述纵轴线发生不可逆的变形,从而减小所述连接装置(1)沿纵轴线的长度并且使所述内壳体(3)部分地移入所述外壳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器(4)包括吸能套筒(6)和压杆(7),其中,所述压杆(7)和吸能套筒(6)设计为,在超过预定的压力时所述压杆(7)移入所述吸能套筒(6)中并且使所述吸能套筒发生不可逆的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杆(7)的轴向端部上布置有压环(10),所述压环在所述压杆(7)移入吸能套筒(6)时使所述吸能套筒(6)沿纵轴线在径向上扩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10)具有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施密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