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797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即使不使用复杂的加工、构件也能够确保预定的强度并提高耐压性能的止回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止回阀(1)具备设于流路的一次侧的一次管(2)、设于流路的二次侧的二次管(3)、在一次管(2)与二次管(3)之间进行连接的外管部(4)、内置于外管部(4)且具有阀座部(8)及阀架(7)的阀主体(5)、移动自如地收纳于阀架(7)的阀芯(6)。外管部(4)与一次管(2)及二次管(3)分体形成,并且由沿轴向延伸的直管状的管材构成。状的管材构成。状的管材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回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止回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作为止回阀,已知有一种止回阀,其具备与一次管(导入口)及二次管(导出口)连续的外管、设于外管的内部的阀主体、以及设于阀主体的内部的阀芯,阀主体具有构成阀口的阀座部和移动自如地收纳阀芯的筒状的阀架,将作为直管的外管的两端部缩径而形成一次管及二次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428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止回阀中,由于高压作用于覆盖阀主体的外侧的外管,所以尤其在超高压的CO2制冷剂中使用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耐压性能而考虑增大外管的壁厚,但难以如现有技术那样对直管进行缩径加工,并且若实施缩径、扩径的加工,则也会产生壁厚局部变得不均匀、强度降低等问题。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不使用复杂的加工、构件也能够确保预定的强度而提高耐压性能的止回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技术的止回阀具备设于流路的一次侧的一次管、设于流路的二次侧的二次管、在上述一次管与上述二次管之间进行连接的外管部、内置于上述外管部且具有阀座部及阀架的阀主体、以及移动自如地收纳于上述阀架的阀芯,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管部与上述一次管及上述二次管分体形成,并且由沿轴向延伸的直管状的管材构成。<br/>[0011]根据这样的本技术,将直管状的管材用于外管部,从而能够适当地设定外管部的壁厚来确保强度,不需要缩径、扩径的加工,因此能够抑制局部的强度降低。并且,管材是通过热轧无缝管制造等比较廉价的制管方法来制造的部件而为优选,与利用基于切削的挖通加工来制造的部件相比,能够抑制材料成本。
[0012]此时,优选为,上述二次管由相比上述外管部为小径的管材构成,在该二次管的一次侧端部形成有扩径为与上述外管部的内径相等的外径并插入固定于该外管部的插入固定部。根据该结构,对二次管实施扩径加工,从而在外管部与二次管之间不需要连接构件,从而能够将成本抑制得较低。
[0013]进一步地,优选为,在上述二次管的一次侧端部内周面设有向径向扩展的锥形部。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二次管的内周面设置锥形部,能够使流体的流动顺畅来确保适当的流量。并且,对于未设置锥形部的二次管,能够在确保流路的同时缩短外管部的长度,变得紧
凑,也能够降低成本。
[0014]并且,优选为,上述阀座部及上述阀架分体地构成,收纳有上述阀芯的上述阀架焊接固定于上述阀座部。也可以为,上述阀座部及上述阀架通过一体成形来构成,在上述阀架的与上述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安装有防止上述阀芯脱落的防脱部件。
[0015]并且,优选为,上述阀座部固定于上述一次管的端部外周面,在上述阀座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在上述外管部的一次侧端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将上述内螺纹部与上述外螺纹部螺纹结合,并且将上述外管部与上述阀座部焊接固定。根据这样的结构,外管部和阀座部利用螺纹部彼此的螺纹结合固定和焊接固定来进行双重固定,从而能够提高固定强度。并且,由于能够用螺纹部来确保强度,所以在焊接部中保持气密性能即可,不需要高输出的焊接机,能够抑制设备费用且降低成本。
[0016]本技术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止回阀。
[0017]具体地,本技术的方案分别如下。
[0018]方案一是一种止回阀,具备设于流路的一次侧的一次管、设于流路的二次侧的二次管、在上述一次管与上述二次管之间进行连接的外管部、内置于上述外管部且具有阀座部及阀架的阀主体、以及移动自如地收纳于上述阀架的阀芯,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管部与上述一次管及上述二次管分体形成,并且由沿轴向延伸的直管状的管材构成。
[0019]方案二是在方案一基础上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次管由相比上述外管部为小径的管材构成,在该二次管的一次侧端部形成有扩径为与上述外管部的内径相等的外径并插入固定于该外管部的插入固定部。
[0020]方案三是在方案一基础上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0021]在上述二次管的一次侧端部内周面设有向径向扩展的锥形部。
[0022]方案四是在方案一~方案三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及上述阀架分体地构成,收纳有上述阀芯的上述阀架焊接固定于上述阀座部。
[0023]方案五是在方案一~方案三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及上述阀架通过一体成形来构成,在上述阀架的与上述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安装有防止上述阀芯脱落的防脱部件。
[0024]方案六是在方案一~方案三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固定于上述一次管的端部外周面,在上述阀座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在上述外管部的一次侧端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将上述内螺纹部与上述外螺纹部螺纹结合,并且将上述外管部与上述阀座部焊接固定。
[0025]方案七是在方案四基础上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固定于上述一次管的端部外周面,在上述阀座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在上述外管部的一次侧端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将上述内螺纹部与上述外螺纹部螺纹结合,并且将上述外管部与上述阀座部焊接固定。
[0026]方案八是在方案五基础上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固定于上述一次管的端部外周面,在上述阀座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在上述外管部的一次侧端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将上述内螺纹部与上述外螺纹部螺纹结合,并且将上述外管部与上述阀座部焊接固定。
[0027]方案九是一种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方案一~八任一方案中所述的止
回阀。
[0028]技术的效果如下。
[0029]根据本技术的止回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由直管状的管材来构成外管部,从而即使不使用复杂的加工、构件,也能够确保预定的强度并提高耐压性能。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剖视图。
[0031]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止回阀的剖视图。
[0032]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冷冻循环系统的图。
[0033]图4是示出上述止回阀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0034]图5是示出上述止回阀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0035]符号说明
[0036]1、1A—止回阀,2—一次管,3—二次管,4—外管部,4A—内螺纹部,5、5A—阀主体,6—阀芯,7—阀架,8—阀座部,11—插入固定部,12—锥形部,23—阀限位件(防脱部件),50—冷冻循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基于图1对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止回阀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止回阀1是允许流体从一次侧(图1的左侧)向二次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回阀,具备设于流路的一次侧的一次管、设于流路的二次侧的二次管、在上述一次管与上述二次管之间进行连接的外管部、内置于上述外管部且具有阀座部及阀架的阀主体、以及移动自如地收纳于上述阀架的阀芯,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管部与上述一次管及上述二次管分体形成,并且由沿轴向延伸的直管状的管材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次管由相比上述外管部为小径的管材构成,在该二次管的一次侧端部形成有扩径为与上述外管部的内径相等的外径并插入固定于该外管部的插入固定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二次管的一次侧端部内周面设有向径向扩展的锥形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及上述阀架分体地构成,收纳有上述阀芯的上述阀架焊接固定于上述阀座部。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座部及上述阀架通过一体成形来构成,在上述阀架的与上述阀座部相反的一侧安装有防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正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