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智能浇灌技术的种植土壤靶向性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776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智能浇灌技术的种植土壤靶向性修复系统,包括能源供应区、活性肥供应区、种植区,其特征是所述设备房通过通气管连接水域生态礁、副生态礁,所述水池底部投放水域生态礁,水域生态礁内部上方预置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外部设有保护套,抽水泵连接水管的一端,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主生态礁和浇灌管道,所述种植区种植农作物,所述农作物近根部土壤表层布设滴灌装置,所述主生态礁内一边直立固定有喷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和喷灌装置均与浇灌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智能浇灌技术将原料安全、可控的活性肥浇灌至土壤中,对种植土壤进行靶向性修复,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智能浇灌技术的种植土壤靶向性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结合智能浇灌技术的种植土壤靶向性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由于人们长期追求产量,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这样做短期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下低,土壤生物活性降低,土壤物理性状恶化等问题,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比如过量施用磷肥,磷酸根易与土壤中的阳离子生成难溶性沉淀,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影响土壤组成结构和营养结构;长期施用化肥影响地表及地下水水质,化肥、农药的残留还影响人们的健康;遭遇强降水时,强烈的冲刷易造成肥力流失;种植土壤在重复多年使用后,由于长期的循环使用,土壤内的营养成分逐渐减少,同样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0003]近些年逐渐改施有机肥,虽能改善土壤板结、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有机肥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其所含成分复杂,在土壤中变化的历程较长,一些畜禽粪便中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和重金属,施用后可能带来土壤抗生素、重金属的残留甚至淋溶至地下水,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且影响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智能浇灌技术的种植土壤靶向性修复系统,包括能源供应区(19)、活性肥供应区(20)、种植区(21),所述能源供应区(19)包括设备房(1)、太阳能供电系统(2),所述活性肥供应区(20)包括水池(8)、水域生态礁(9),所述水域生态礁(9)包括溶氧盘(10)、保护套(11)、抽水泵(12)、微生物固载体(23),所述种植区包括农作物(13)、主生态礁(14)、副生态礁(15)、喷灌装置(16)、滴灌装置(17),其特征是所述设备房(1)通过通气管(7)连接至水域生态礁(9)内部,所述水域生态礁(9)内部的通气管(7)连接副生态礁(15),所述水池(8)底部投放有水域生态礁(9),水域生态礁(9)内部上方预置抽水泵(12),所述抽水泵(12)外部设有保护套(11),抽水泵(12)连接水管(6)的一端,所述水管(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主生态礁(14)和浇灌管道(22),所述水域生态礁(9)内部两侧固定有微生物固载体(23),所述种植区(21)种植有农作物(13),所述农作物(13)近根部土壤表层布设有滴灌装置(17),所述主生态礁(14)内一边直立固定有喷灌装置(16),所述滴灌装置(17)和喷灌装置(16)均与浇灌管道(2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合智能浇灌技术的种植土壤靶向性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主生态礁(14)、副生态礁(15)预埋于种植区(21)土壤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结合智能浇灌技术的种植土壤靶向性修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种植区(21)内同一行的副生态礁(15)设于相邻两个主生态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映津
申请(专利权)人:华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