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包括灌溉移动车和水箱以及水泵,所述水箱内与水泵的进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一相连通,在所述水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二相连通,在所述分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灌溉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半圆形的灌溉管扣合在桃树的外部,配合高度调节组件使得两个灌溉管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在灌溉时,桃树的外部形成环状灌溉层,在保证水流分布均匀的同时还降低了桃树周边土壤被破坏的几率,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影响,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合推广。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灌溉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桃树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补充水分,进而需要进行灌溉以满足桃树的生长需求;灌溉装置按照移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灌溉装置、半固定式灌溉装置及移动式灌溉装置;随着对生态环境地不断重视,绿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移动式灌溉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但现有的灌溉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现有大多采用水管直接冲击给水,这样会破坏桃树周围土壤结构,新种植的桃树苗有倾倒的可能性,同时还可能造成桃树根系对水分吸收不均,对桃树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000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包括灌溉移动车和水箱以及水泵,所述水箱内与水泵的进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一相连通,在所述水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二相连通,在所述分水管的外部设置有灌溉机构;
[0008]所述灌溉机构包括有若干个出水端口以及导通管件,若干个所述出水端口沿着分水管的长度方向呈等距分布设置,且出水端口与导通管件之间通过水管三相连通,在所述导通管件的两侧均铰接有灌溉管,所述灌溉管为半圆形结构,且灌溉管的一端与导通管件的出水端之间装设有软管,两个所述灌溉管远离导通管件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0009]在所述灌溉管的底部装设有若干个三脚架,且沿着灌溉管的周长方向均匀装设有球形灌溉头,所述球形灌溉头的外表面为镂空设置,且球形灌溉头与灌溉管内之间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灌溉管与导通管件之间通过软管相连通,且软管在灌溉管与导通管件之间呈S型分布设置。
[0011]优选的,在所述灌溉管的外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灌溉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每两个灌溉管的半径均为不等设置。
[0012]优选的,在所述出水端口内设置有阀门。
[0013]优选的,在所述三脚架由三脚架底座和三脚架连接杆组成,在所述三脚架底座和三脚架连接杆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
[0014]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握柄,在所述调节握柄的底部装设有调节螺纹杆,在所述三脚架底座的顶部对应调节螺纹杆的位置开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纹杆螺纹
连接于调节螺纹孔内。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握柄的顶部与三脚架连接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两个半圆形的灌溉管扣合在桃树的外部,配合高度调节组件使得两个灌溉管处于水平状态,进而在灌溉时,桃树的外部形成环状灌溉层,在保证水流分布均匀的同时还降低了桃树周边土壤被破坏的几率,对桃树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影响,实用性较强,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局部纵剖图。
[0022]图中:1灌溉移动车、2水箱、3水泵、4分水管、5灌溉装置、6阀门、7 高度调节组件、51出水端口、52导通管件、53灌溉管、54软管、55三脚架、 56球形灌溉头、551三脚架底座、552三脚架连接杆、71调节握柄、72调节螺纹杆、73调节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4]参见图1
‑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包括灌溉移动车1和水箱2以及水泵3,所述水箱2内与水泵3的进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一相连通,在所述水箱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水管4,所述分水管4的一端与水泵3的出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二相连通,在所述分水管4的外部设置有灌溉机构5;
[0025]所述灌溉机构5包括有若干个出水端口51以及导通管件52,若干个所述出水端口51沿着分水管4的长度方向呈等距分布设置,且出水端口51与导通管件52之间通过水管三相连通,在所述导通管件52的两侧均铰接有灌溉管53,所述灌溉管53为半圆形结构,且灌溉管53的一端与导通管件52 的出水端之间装设有软管54,两个所述灌溉管53远离导通管件52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0026]在所述灌溉管53的底部装设有若干个三脚架55,且沿着灌溉管53的周长方向均匀
装设有球形灌溉头56,所述球形灌溉头56的外表面为镂空设置,且球形灌溉头56与灌溉管53内之间相通。
[0027]为了补偿在灌溉管53开合时软管54拉伸所产生的长度需求,所述灌溉管53与导通管件52之间通过软管54相连通,且软管54在灌溉管53与导通管件52之间呈S型分布设置。
[0028]为了可以根据桃树的直径选择合适的灌溉管53进行应用,在所述灌溉管 53的外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灌溉管5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每两个灌溉管53的半径均为不等设置。
[0029]为了方便对处于不使用状态的出水端口51进行关闭,在所述出水端口 51内设置有阀门6。
[0030]为了应对凹凸不平的地面使得灌溉机构5放置的更加平稳,在所述三脚架55由三脚架底座551和三脚架连接杆552组成,在所述三脚架底座551 和三脚架连接杆55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7;
[0031]所述高度调节组件7包括有调节握柄71,在所述调节握柄71的底部装设有调节螺纹杆72,在所述三脚架底座551的顶部对应调节螺纹杆72的位置开设有调节螺纹孔73,所述调节螺纹杆72螺纹连接于调节螺纹孔73内,参见图3,该高度调节组件7在运行时,操作调节握柄71发生旋转,利用调节螺纹杆72在调节螺纹孔73内的不断旋转向上或者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包括灌溉移动车(1)和水箱(2)以及水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内与水泵(3)的进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一相连通,在所述水箱(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分水管(4),所述分水管(4)的一端与水泵(3)的出水端之间通过水管二相连通,在所述分水管(4)的外部设置有灌溉机构(5);所述灌溉机构(5)包括有若干个出水端口(51)以及导通管件(52),若干个所述出水端口(51)沿着分水管(4)的长度方向呈等距分布设置,且出水端口(51)与导通管件(52)之间通过水管三相连通,在所述导通管件(52)的两侧均铰接有灌溉管(53),所述灌溉管(53)为半圆形结构,且灌溉管(53)的一端与导通管件(52)的出水端之间装设有软管(54),两个所述灌溉管(53)远离导通管件(52)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在所述灌溉管(53)的底部装设有若干个三脚架(55),且沿着灌溉管(53)的周长方向均匀装设有球形灌溉头(56),所述球形灌溉头(56)的外表面为镂空设置,且球形灌溉头(56)与灌溉管(53)内之间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桃树种植专用多路导通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元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元斗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