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电池抽余酸的网片及蓄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抽余酸的网片及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免维护蓄电池后期不用补液,有利于环保。蓄电池由排气阀控制保证蓄电池内部氧复合反应。因此,蓄电池内部参与反应的酸液量要控制得当。在充电化成阶段后期需要进行浮充15V以上,通过抽酸管将电池内部的多余酸液抽净。为了防止抽酸管对电池内部隔板造成损伤,目前的做法在极群的上端隔板表面放有普通的裁剪耐酸网片进行防护,但网片是平放,抽酸时起不到汇集酸液的作用。电池内部的余酸就很难完全抽干净,后期必然影响电池各单格间的一致性以及氧复合反应效率,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失效。
[0003]公告号为CN211957782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抽酸装置,包括多根使用时一端伸入蓄电池内的抽酸管,还包括握持管,握持管的一端设有用于外接抽气装置的连接头,所述握持管上设有多个内腔与握持管连通的缓冲套,缓冲套一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所述握持管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缓冲套的内腔中,缓冲套的内腔中设有可沿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电池抽余酸的网片,蓄电池包括相互盖合的槽体和槽盖,槽体内设有极群,所述极群包括交替排列的正极板、负极板以及用于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隔开的隔板,正极板顶面设有正极耳,负极板顶面设有负极耳,同一极群中的所有正极耳排列成一排,所有负极耳排列成一排,各正极耳通过正极汇流排串联,各负极耳通过负极汇流排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包括片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呈中间低、外周高的斗状,所述本体上间隔设有供酸液流通的漏液孔,使用时,所述网片放置在极群顶面、位于正极耳和负极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部为斗状结构的底部,底部为正方形;本体的外周为斗状结构的侧壁,侧壁分四个方向向底部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杜友,王卫东,张峰博,刘玉,邓成智,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