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指改变阴极支架上的碗杯型态,使其能增加散热和聚光的功能,进而大幅度提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品质、可靠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发光二极管支架的结构主要包括一金属片形成的阴极接脚,其上端包含一凹槽以固接晶片;以及由另一金属片形成的一阳极接脚。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506626号公开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改良,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488616号公开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486153号公开的发光二极管支架和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441860号公开的发光二极管的支架改良结构,均揭示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结构。在上述公开的台湾新型专利中,涉及发光二极管支架在结构设计方面的改进以增进其功能进而增加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但传统的LED LAMP支架上端均封装有一透明体,且在阴极碗杯的底部所有面积范围上覆盖有厚度约为20-100微米的黏结剂用来黏结LED晶片。但也因该两者是妨碍发光余热传导散热的主要原因,因为无论大小功率的LED晶片,在导通点亮中均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并且能否迅速将该热量传导散热将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的改进,其电极支架的阴极支架上端形成一碗杯,以供承置发光晶片,其特征在于该碗杯最底部至少再设置有一用以容纳黏结剂的凹部,该凹部朝向上述晶片设有小于晶片底面直径或面积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的改进,其电极支架的阴极支架上端形成一碗杯,以供承置发光晶片,其特征在于该碗杯最底部至少再设置有一用以容纳黏结剂的凹部,该凹部朝向上述晶片设有小于晶片底面直径或面积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部开口面积较小于晶片底面积的30%-5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阴极支架自碗杯的凹部处以一柱孔贯穿至支架外部,成为空心型式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杯由至少一层以上的阶梯状凹面所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阴阳两极支架分设成各别的单一散热翼。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阴阳两极支架分设成各别的两散热翼。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底面至少局部平贴于PC板的导电金属薄膜上。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