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导电端子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04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导电端子以及连接器,该接触端子包括分层布置且互不接触的内层接触件和外层接触件,其中所述内层接触件的内层接触段向内凸起形成内层接触件触点;所述外层接触件向内弯曲形成钩状的外层接触段,且该外层接触段向内凸起形成外层接触件触点;所述内层接触段和外层接触段在空间上内外错位分布,使得所述内层接触件触点和外层接触件交错分布在该接触端子的接触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内外层接触件在空间上相互错位,既可以形成多触点提高通流能力,同时外层接触件钩状尾端还可以在不增加接触端子整体长度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力臂。臂。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导电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双层及以上接触件结构的导电端子广泛应用通讯电源领域中的背板电源和金手指电源连接器中,此类导电端子能够在不大幅度增加连接器体积的情况下提高连接器的通流能力,满足日益发展的集成化需求。
[0003]目前采用双层结构导电端子的连接器,其通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更高密度的通流要求。同时由于接触件材料和结构限制,易导致插拔力大,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层多触点导电端子,通过使该导电端子的接触端子的内外层接触件在空间上相互错位,从而形成多触点,提高通流能力;且将外层接触件的接触段设置为钩状结构,从而在不增加导电端子整体长度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力臂,降低并缓和插拔力。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其包括分层布置且互不接触的内层接触件和外层接触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其包括分层布置且互不接触的内层接触件和外层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内层接触件的内层接触段向内凸起形成内层接触件触点;所述外层接触件向内弯曲形成钩状的外层接触段,且该外层接触段向内凸起形成外层接触件触点;所述内层接触段和外层接触段在空间上内外错位分布,使得所述内层接触件触点和外层接触件交错分布在该接触端子的接触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内层接触件触点和外层接触件触点在接触件的宽度方向上均交错分布,在长度方向上,所述外层接触件触点不会早于内层接触件触点与对插端接触件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内层接触段和外层接触段均被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劈槽分成多个并列的接触分支,每个接触分支上均设有触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内层接触段和外层接触段通过劈槽实现空间上的内外交错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内层接触件和外层接触件还包括与接触段连接的悬臂段,所述内层接触段和外层接触段上的劈槽延伸至悬臂段,对悬臂段进行分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多触点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层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明帆李猛庞尚钟翟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