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03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该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组件、主体塑胶件、中钢片,导电端子组件包括位于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一VBUS端子、第一CC端子、第三VBUS端子、第三接地端子,导电端子组件还包括位于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反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二VBUS端子、第二CC端子、第四VBUS端子、第四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三接地端子和第四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一VBUS端子和第二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三VBUS端子和第四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厚导电端子会导致塑胶件变薄,增加被击穿风险,以及注塑工艺复杂的问题。工艺复杂的问题。工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连接器因其电气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而TYPE

C连接器因其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不分正反两面等诸多优势而成为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连接器之一。
[0003]目前市面上应用比较多的是16PIN的TYPE

C连接器,主要应用在手机、电脑,充电器等移动设备,但也有很多设备(例如移动电源、无线耳机、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只需要Type C提供充电功能即可,因此,16PIN的TYPE

C连接器中的一些数据端子是用不上的,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0004]此外,用户对快充的需求日益增加,充电电流从传统的5A,逐渐增加到了8A、10A,甚至更高。为了提升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过电流能力,需要将端子加厚,而现有的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是分为上下两排的,若将导电端子加厚,必然会导致塑胶件变薄,这就增加了被击穿的风险,且塑胶件变薄会大大提升注塑难度。此外,由于导电端子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组件和主体塑胶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钢片,所述中钢片嵌设于所述主体塑胶件内,所述中钢片与所述主体塑胶件组成连接器主体,所述导电端子组件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中;所述导电端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一VBUS端子、第一CC端子、第三VBUS端子、第三接地端子,所述导电端子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反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二VBUS端子、第二CC端子、第四VBUS端子、第四接地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之间、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之间均设有用于插接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一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二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三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三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四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三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四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端子焊接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钢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之间的间隙均插接有所述中钢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二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一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二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一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白频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睿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