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92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隔板并通过两个隔板从左至右依次分为混料区、缓冲区及沉淀区,絮凝混料区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并通过两个支撑架固定连接有药箱,药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外侧壁下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管,旋转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圆球,空心圆球的球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出料管,药箱连接有驱动机构及匀速进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絮凝药剂均匀抛洒在混料区的废水中,使药剂与废水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絮凝效率及效果,同时进料方便,并可匀速加料。加料。加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而絮凝沉淀池是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
[0003]目前,絮凝沉淀池是指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等快速絮凝沉淀,以达到污物与清水分离的目的,现在一般是通过加药装置在进水位置进行加药,加药位置定点不便,导致加药范围有限,易导致絮凝药剂与废水混合不均,影响絮凝效率及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加药装置在进水位置进行加药,加药位置定点不便,导致加药范围有限,易导致絮凝药剂与废水混合不均,影响絮凝效率及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隔板并通过两个隔板从左至右依次分为混料区、缓冲区及沉淀区,所述混料区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并通过两个支撑架固定连接有药箱,所述药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外侧壁下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管,所述旋转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圆球,所述空心圆球的球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出料管,所述药箱连接有驱动机构及匀速进料机构,所述缓冲区的左侧壁上端及右侧壁下端均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池体的左右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及出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匀速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筒、第一电机及进料斗,所述进料筒的右端贯穿药箱的左侧壁上端固定设置,且进料筒的右端开设有出口,所述进料筒的内筒壁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推料叶,所述第一电机位于进料筒的左端固定设置,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转轴的轴壁左端传动连接,所述进料斗位于进料筒的上端左侧固定连通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沉淀区的内部上侧固定设有一组斜板,所述池体的下方设有排污管,所述沉淀区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折流板,且沉淀区的下侧壁位于同组两个折流板之间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污泥管,所述缓冲区的下侧壁及混料区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污泥管,且多个第二污泥管的下端均与排污管的管壁上端相连通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动齿轮及静齿轮,所述静齿轮与旋转管的外管壁上端固定插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药箱的下端右侧固定设置,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
过第二联轴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与动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且动齿轮与静齿轮相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混料区的内部右侧固定设有L形板,且同侧通水孔位于L形板的水平部下方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区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流板,且两组导流板相互错开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通过设有的池体、进水管、出水管及两个隔板的相互配合,可以作为工业废水处理使用,通过设有的两个支撑架、药箱及出料斗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废水添加絮凝剂,通过设有的旋转管、空心圆球、驱动机构及一组出料管的相互配合,可以使絮凝药剂均匀抛洒在混料区的废水中,使药剂与废水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絮凝效率及效果。
[0014]2、该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通过设有的匀速进料机构,可以向药箱内部匀速添加药剂,一方面可以提高向药箱加药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一次性进料过多过过少影响抛洒均匀性,并且不会发生堵塞现象,通过设有的一组斜板及多组折流板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悬浮物等快速沉淀,通过设有的多个第一污泥管、多个第二污泥管及排污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将沉淀的悬浮物抽出处理。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以使絮凝药剂均匀抛洒在混料区的废水中,使药剂与废水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絮凝效率及效果,同时进料方便,并可匀速加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3为图1中驱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池体、2隔板、3支撑架、4药箱、5出料斗、6旋转管、7空心圆球、8出料管、9螺旋推料叶、10进水管、11出水管、12进料筒、13第一电机、14进料斗、15斜板、16排污管、17折流板、18第一污泥管、19第二污泥管、20驱动电机、21动齿轮、22静齿轮、23L形板、24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隔板2并通过两个隔板2从左至右依次分为混料区、缓冲区及沉淀区,混料区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并通过两个支撑架3固定连接有药箱4,药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5,出料斗5的外侧壁下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管6,旋转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圆球7,空心圆球7的球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出料管8,药箱4连接有驱
动机构及匀速进料机构,缓冲区的左侧壁上端及右侧壁下端均开设有通水孔,池体 1的左右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及出水管11。
[0022]匀速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筒12、第一电机13及进料斗14,进料筒12的右端贯穿药箱4的左侧壁上端固定设置,且进料筒12的右端开设有出口,进料筒12的内筒壁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推料叶9,第一电机13位于进料筒12的左端固定设置,且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转轴的轴壁左端传动连接,进料斗14位于进料筒12的上端左侧固定连通设置,通过进料斗14可以向进料筒12内部添加药剂,第一电机 13工作,可以使转轴转动,从而可以使螺旋推料叶9转动,进而可以推动药剂向右移动并匀速进行药箱4内部,一方面可以提高向药箱4加药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一次性进料过多过过少影响抛洒均匀性,并且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0023]沉淀区的内部上侧固定设有一组斜板15,池体1的下方设有排污管16,沉淀区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一组折流板17,且沉淀区的下侧壁位于同组两个折流板17之间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污泥管18,缓冲区的下侧壁及混料区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隔板(2)并通过两个隔板(2)从左至右依次分为混料区、缓冲区及沉淀区,所述混料区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并通过两个支撑架(3)固定连接有药箱(4),所述药箱(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5),所述出料斗(5)的外侧壁下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管(6),所述旋转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空心圆球(7),所述空心圆球(7)的球壁下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出料管(8),所述药箱(4)连接有驱动机构及匀速进料机构,所述缓冲区的左侧壁上端及右侧壁下端均开设有通水孔,所述池体(1)的左右侧壁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及出水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匀速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筒(12)、第一电机(13)及进料斗(14),所述进料筒(12)的右端贯穿药箱(4)的左侧壁上端固定设置,且进料筒(12)的右端开设有出口,所述进料筒(12)的内筒壁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推料叶(9),所述第一电机(13)位于进料筒(12)的左端固定设置,且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转轴的轴壁左端传动连接,所述进料斗(14)位于进料筒(12)的上端左侧固定连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伦电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