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17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包括烟道及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水室及若干热管本体,其中,热管本体自下到上依次分为吸热段、绝热段及放热段,其中,吸热段位于烟道内,放热段位于水室内,吸热段与放热段之间通过绝热段相连接,绝热段位于烟道与水室之间,吸热段及放热段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鳞片,绝热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该热管能够增加热换面积,换热能力优异。换热能力优异。换热能力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
,涉及一种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在火电厂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

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 中要求燃煤电厂逐步实现超低排放,到2020年,现役火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g/kWh,其中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除空冷机组外)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g/kWh。火电厂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
[0003]烟气余热损失是电站锅炉最大的损失,目前发展出了众多的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排烟温度可以降低至100

90℃,节省机组发电煤耗 1.5

3.0g/kWh,为火电厂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低低温省煤器是目前烟气余热利用的主要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国内煤质含灰量和含硫量高、煤质不稳定、负荷较低、烟气中氨逃逸较高、烟气流场不均匀等原因,低低温省煤器运行超过五年后,堵灰、磨损和泄漏等问题开始凸显,堵灰和磨损最终导致泄漏,泄漏又加剧了堵灰和磨损,造成恶性循环。低低温省煤器泄漏后水汽进入除尘器,引起除尘器疏灰装置堵塞;泄漏后造成受热面堵灰板结,大大增加了清理难度和检修工作量;同时还造成低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温升高,静电除尘器效率下降,总排口粉尘超标风险提高。
[0004]采用热管换热器能够解决泄漏问题,每根热管内的液体容量非常有限,且热管之间互相独立,因此即使换热管发生破损也不会发生泄漏事故。但目前重力热管只能垂直布置,适用于光管,换热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大型机组低低温省煤器的需求,还未发现适合于重力热管的扩展受热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该热管能够增加热换面积,换热能力优异。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包括烟道及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水室及若干热管本体,其中,热管本体自下到上依次分为吸热段、绝热段及放热段,其中,吸热段位于烟道内,放热段位于水室内,吸热段与放热段之间通过绝热段相连接,绝热段位于烟道与水室之间,吸热段及放热段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鳞片,绝热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
[0007]各热管本体垂直布置。
[0008]吸热段的下端与烟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mm。
[0009]烟道的顶部与绝热段下端的外壁之间相焊接,水室的底部与绝热段上端的外壁之间相焊接。
[0010]各鳞片顺列布置或者错列布置。
[0011]鳞片的厚度为0.3

0.6mm,鳞片与热管本体轴线的夹角为30

60
°
,各鳞片倾斜向下
分布。
[0012]鳞片的宽度为2

4mm,长度为4

8mm。
[0013]相邻鳞片的间距为2

6mm。
[0014]鳞片为矩形、三角形或半圆形。
[0015]由鳞片的根部到端部,鳞片的厚度逐渐减小。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所述的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在具体操作时,吸热段位于烟道内,放热段位于水室内,吸热段与放热段之间通过绝热段相连接,绝热段位于烟道与水室之间,在工作时,吸热段内的工质吸收烟道内烟气的热量后蒸发向上运动,进入到放热段放热后凝结,掉落到吸热段内,吸热段及放热段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鳞片,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的效率,绝热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减少热量流失,提高换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能够提高热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减小热管化热器的体积,设备的安全性及经济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换热器本体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换热器本体的A

A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换热管3示意图;
[0021]其中,1为烟道、2为水室、3为换热管、3

1为吸热段、3

2为绝热段、3

3为放热段、3

4为鳞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4]参考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所述的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包括烟道1及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水室2及若干热管本体3,其中,热管本体3分为吸热段3

1、绝热段3

2及放热段3

3,其中,吸热段3

1位于烟道1内,放热段3

3位于水室2内,吸热段3

1 与放热段3

3之间通过绝热段3

2相连接,绝热段3

2位于烟道1与水室 2之间,各热管本体3垂直布置,吸热段3

1的下端与烟道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mm,作为疏灰通道,放置积灰。
[0025]烟道1的顶部与绝热段3

2下端的外壁之间相焊接,水室2的底部与绝热段3

2上端的外壁之间相焊接。
[0026]绝热段3

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
[0027]吸热段3

1及放热段3

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鳞片3

4。
[0028]吸热段3

1上各鳞片3

4的间隙与放热段3

3上各鳞片3

4的间隙相同或者不同。
[0029]各鳞片3

4顺列布置或者错列布置。
[0030]鳞片3

4的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道(1)及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水室(2)及若干热管本体(3),其中,热管本体(3)自下到上依次分为吸热段(3

1)、绝热段(3

2)及放热段(3

3),其中,吸热段(3

1)位于烟道(1)内,放热段(3

3)位于水室(2)内,吸热段(3

1)与放热段(3

3)之间通过绝热段(3

2)相连接,绝热段(3

2)位于烟道(1)与水室(2)之间,吸热段(3

1)及放热段(3

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若干鳞片(3

4),绝热段(3

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各热管本体(3)垂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其特征在于,吸热段(3

1)的下端与烟道(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扩展受热面的重力型热管,其特征在于,烟道(1)的顶部与绝热段(3

2)下端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知翔薛宁赵锋姬海民徐党旗魏铜生张广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