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引脚式发光二极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595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组件,特别是一种具有至少三个引脚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其主要是于一容置座内固设有一静电防护装置及至少一发光晶粒,发光晶粒以覆晶方式黏合于静电防护装置,以使发光晶粒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静电防护装置相对应的第一防护电极及第二防护电极,而容置座连设有至少一散热引脚,在其侧边设有一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以使第一防护电极及第二防护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导电引脚及第二导电引脚,借此,不但可具有防止静电破坏功能及高散热效率,更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亮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三个引脚的发光二极管组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因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耗电、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因此广泛使用于计算机外设、通讯产品以及其它电子装置中。请参阅图1,为公知插件式发光二极管组件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件10主要是在一第一导线架151的锥状部159内固定设置有一发光晶粒11,第一导线架151侧边设有一对应的第二导线架153,发光晶粒11的第一电极111及第二电极113可个别通过一第一导线131及一第二导线133而电性连接于相对应的第一导线架151及第二导线架153,而发光晶粒11、锥状部159、第一导线131、第二导线133、第一导线架151的一部份及第二导线架153的一部份则包覆于一保护层19内。当第一导线架151及第二导线架153导入一工作电源时,发光晶粒11将可发射光源而向前方投射而出。虽然此种发光二极管组件10具有基本的发光功能,但是并不具有电压限制,因此,当产生一静电放电效应时,发光晶粒11的第一电极111及第二电极113将因两端电压过高而非常容易造成发光晶粒11的毁损。为避免此种静电效应而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引脚式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静电防护装置,具有一第一防护电极及一第二防护电极;至少一发光晶粒,固设于该静电防护装置上,每一个发光晶粒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相对应的该第一防护电极及该第二防护电 极;一容置座,用以固设该发光晶粒及该静电防护装置,而其下方连接设有至少一散热引脚;至少一第一导电引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防护电极;及至少一第二导电引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二防护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引脚式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静电防护装置,具有一第一防护电极及一第二防护电极;至少一发光晶粒,固设于该静电防护装置上,每一个发光晶粒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相对应的该第一防护电极及该第二防护电极;一容置座,用以固设该发光晶粒及该静电防护装置,而其下方连接设有至少一散热引脚;至少一第一导电引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一防护电极;及至少一第二导电引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二防护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晶粒采用覆晶方式黏合于该静电防护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静电防护装置利用锡膏、银胶、导热胶、金-硅、金-锡及其组合式的其中之一材质而固设于该容置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保护层,该保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德林三宝
申请(专利权)人:光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